《鲁公女》里有“河北卢户部”一句,本来已经找了资料,不知怎地忘记写进正文里了。其实有几个人或事还蛮好玩的。补记之。
一般能到户部任职,应该是进士了。
比如张于旦的亲戚张凤羽,三甲进士,得以在户部观政。
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卢户部也是进士出身。
查《畿辅通志》,河北卢姓进士就那么几个,现一一列出如下:
天顺丁丑进士,卢信,三甲88名。广平府永年县卢刘营人,景泰七年丙子科举人,天顺元年丁丑科进士,历官汲县知县、南阳府同治、夔州府知府,征苗夷有功。
刘营还出过一个更有名的进士,卢大中,做到了工部侍郎。
他主要在兵部工作,中间因为贪污啥啥啥的,回家养老,后来又复出,迁光禄寺卿、历太仆、通政、太常三卿,最后干到了南京工部侍郎头衔退休。估计退休后又授予了尚书衔,所以有地方称他为尚书。其实不是。
卢大中排行老三,俗称卢老三。他的几个兄弟也都做了官。
卢大中,字权南,万历十一年进士,官至南京工部尚书。
卢大谟,字敬南,万历四年举人,任新乡县知县,宁羌知州,淮安府同知。
卢大顺,字礼南,万历八年进士,任户部主事,苏州知府,汾州知府。
卢大节,字和南,崇祯十六年,贡生,曾任临洮府推官。
卢大中人生的亮点在天启四年(1624)。
那年七月,卢大中题奏加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很快由熹宗下旨颁布天下。从此关羽走上了神坛。
正德戊辰(三年)卢锐,滕镶右卫籍,三甲202名。
根据 《点校版万历郴州府志》里有记载:“卢锐,咸宁人,进士。甲申调任”。
正德没有甲申年,应该是壬申年,即正德七年;或甲戌年,即正德九年。
卢楫,密云人,三甲55名。
《畿辅通志》上对卢楫没有记录。而在武宗实录里,可以找到“佥事卢楫”的记录,正德之后是嘉靖,即世宗,其实录里有“御史卢楫”的记录。
也许有与卢楫同名同姓的进士。
但从时间上看,此卢楫与实录里的卢楫应该为同一人。
永年卢姓出了许多进士,还有一个地方可以与之媲美,即东明县。
这里现在属于山东菏泽。明清则属于直隶管辖。
万历丁丑进士卢学礼,三甲143名。此人任过兖州知府,修过《兖州府志》,终任于陕西兵备道副使。
东明另外一位卢姓进士为顺治丁亥(1647)的卢毓粹,三甲172名。
许多地方都错成了顺治丙戌,即1646年。顺治四年的进士考试是加科,正常年份之外额外增加的一次。
卢毓粹,字含美,任过昌化县知县,做过佥事,不晚于康熙十一年前,升任,干到了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东明县政府文史办公室,不是清史司。
卢毓粹有样学样,主纂过康熙版《东明县志》。
最后隆重推出天启乙丑进士卢柱础。
景州人。即今天衡水市的景县。
他的故事很聊斋。
曹县城四楼,有钟各一,在城头久不悬,相传此钟悬则水至。明崇祯戊辰,县令卢柱础命尽悬之,未几,曹家口河水大泛,阖邑惊惶,至堙塞城门以避,而钟亦旋卸矣。
这个故事出自金埴的《巾箱说》,不算难懂,我就不翻译了。
金埴,字苑孙、小郯,康熙年间人。
他的父亲是顺治十年进士,授郯城县令,康熙九年去职。金埴的字“小郯”大概来自于其童年在山东度过的缘故。因此他的笔记里有许多山东的逸事典故。
其人命运与蒲松龄差不多,也是屡次考试不中,只好给人当幕僚和私塾教师维生。
他也很有才,特别喜欢写三言诗,就像三字经那样的格式。据说写了上千首,出了一本《三言诗吃》。我一首也没找到。而今流传下来的是他的两本笔记和几幅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