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工人在贴砖,问了师傅一个问题:“你们公司允许的最大空鼓率是多少?”
师傅说5%,跟着他解释说:“一块砖只要有5%的空鼓面积,就是不合格的,需要返工!”
我当时就有点奇怪:砖已经贴好了的,怎么知道空鼓面积大小?“能敲得出来?”我问师傅。
师傅说:“能!厉害的师傅就能敲得出来!”
我没再问,但心里还有个问题:“就算能敲得出来,空鼓的形状是不规则的,怎么算空鼓面积?”
以一块800mmx800mm(单位:mm,以下均同)的地砖为例,师傅的算法是这样:两边边长分辨乘以5%,再用边长相乘得允许的最大空鼓面积:
实物比例如图:
今天我又想到这个问题,用自己的方法来算:仍然以一块800mmx800mm的地砖为例,先用总面积乘以5%,得到空鼓面积,假设空鼓形状为正方形(其实是不可能的),通过得到的空鼓面积算出边长,运算过程如下:
实物比例如图:
看见了吗?差别可不是一点点!当然,我算出来的结果很明显不符合施工要求的——没有哪家公司会允许留这么大的空鼓!但是问题出在哪里呢?我觉得我的算法没有错,师傅也觉得他的方法没有错,最厉害的是,他有三十年的施工经验加持!我可没底气反驳!
如果抛开施工问题不谈,从纯数学的角度来验算,既然师傅算出来的最大空鼓面积是1600平方毫米,那么除以地砖的的总面积,就是空鼓率:
结果很明显,按师傅的算法,不是5%,而是0.25%!从纯数学的角度,我的方法才是对的!
我把结果告诉了师傅,师傅大为不满,和我理论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有科学运算的加持,反正我是不得信他的那种化繁为简的算法!可是,我们两个之中,肯定有一个出了错误!问题究竟在哪里?
我首先怀疑的是:允许的最大空鼓率究竟是不是5%?为此我问了度娘,确实是百分5%,可是这段材料是这样的:
根据《家庭居室装饰装修质量验收标准》(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发布北京市地方标准2003-08-05 发布 2003-10-01实施)中的说明如下:“墙地砖铺贴应砂浆饱满、粘贴牢固,墙面单块板边角空鼓不得超过铺贴数量的5% ”,意思即为瓷砖的中心空鼓是不允许出现的,出现边角空鼓的数量不超过该空间的瓷砖铺贴数量的5%。地砖是不允许出现空鼓的!"
真相终于大白!师傅和我都没搞对——不应该单独去计算一块砖的空鼓面积,原因很简单:1、砖已经贴好,不拆下来根本不可能知道空鼓形状和大小!2、就算面积能计算,按照面积算的最大空鼓率就不应该是5%,而是0.25%!
根据这段材料,可以总结以下两点:
1、地砖不允许空鼓,边角空鼓和中心空鼓都不可以!
2、墙砖不允许中心空鼓,但允许边角空鼓,允许最大空鼓率为5%!
这个5%是这样算出来的:
打个比方,一个自然间(比如客厅)墙砖贴了100块(地砖只要空鼓,不管边角空鼓还是中心空鼓,都要返工,没什么好讨论的!这里只讨论墙砖),经检查,已经有5块墙砖出现空鼓(不管边角空鼓还是中心空鼓),这时候就是允许的最大空鼓率5%,指的是数量而不是面积!指的是数量而不是面积!指的是数量而不是面积!如果继续检查,只要再出现一块墙砖空鼓,那就不合格,需要返工了!
这种按空鼓砖的数目计算的方法仍然有一个bug:要是有一块砖空鼓面积很大,占了这块砖的总面积的90%,但是按上面的算法有没有达到5%的空鼓率,难道不需要返工吗?
处理的办法是这样的,另外加个备注,有的公司这样写:单块瓷砖的空鼓面积小于1000平方毫米,则可忽略不计!这里忽略不计的意思是:在空鼓数量没超过5%的时候,如果遇到单块空鼓面积过大——超过1000平方厘米,也需要重新贴!
这个1000平方毫米折算成正方形,边长在3到4公分之间,是很小的一块,即便如此备注,问题仍然是:如何知道空鼓面积多大?这就只有靠经验和感觉了,不把砖揭开之前,根据目前的测量技术和操作成本,基本上不可能有一个确切的数据的!
最后总结一下,墙砖(地砖不能空鼓,不论)铺贴中,限制空鼓需要两条规定:
1、单块砖的空鼓面积不得大于1000平方毫米。
2、一个自然间的空鼓砖数量不得大于该自然间铺贴墙砖总数的5%;
只要不满足其中任何一条,就需要返工!
在实际检查中,如何运用这两条规定呢?
首先,用敲击法确定空鼓砖数量,如果数量超过该房间的5%,不管单块砖的空鼓面积大小,需要返工!如果没有达到5%,再来检查单块砖的空鼓面积大小,一般也只有用敲击法粗略估测,如果四周边长超过3㎝(或4㎝,视合同标准而定),那么这块砖需要返工!
20200627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