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碰到一个报社同事,许久不见的她看起来神清气爽,大家聊起近况。
“米娅,听说你辞职了?”
我说是啊。
“这么巧,我也辞了。”
她一幅自信满满的样子。
曾几何时我们见面的问候语由“最近好吗?”改为“听说你辞职了?”
貌似今天的车很快,有email,一生可以换很多职业。也有人甘作老黄牛终身只呆在一个公司。
很多老板喜欢给员工、微信群、朋友圈分享那些经不起推敲帮的文章诸如《我的助理辞职了》《企业该淘汰什么样的员工》等,告诉我们年纪轻轻不要老想着跳槽。
你呢?
哪个瞬间让你想要辞职?
有个朋友在某保健品公司当秘书,有一天晚上加班到10点,一直在写领导第二天的讲话稿。好不容易码完发给领导,结果一直没有回复。她着急就打了电话过去,电话那头传来领导极其不耐烦的声音:“你没家以为别人也没家啊?这么晚了还要来打扰,你不会明天早上汇报啊。”
这“没家”刚好戳到了我朋友的痛处。她今年30了,还没结婚,家里一直在催婚。被领导这样说,她眼泪掉下来,边哭边呛道:“老娘结不结婚干你屁事,劳资半夜三更还在为你卖命,你还嫌我烦,公司业绩不好就是有你这样的官僚领导。劳资不干了。”
第二天就递了辞职信。
现在她自己做淘宝,虽然挣得没有以前多,但是再也不用受领导的鸟气了。
对于不尊重员工加班还拿私人问题来说事的领导,就一个字:滚!
以前的国企客户黄经理,最近给我发了条微信:米娅,你好,今天是我在***任职的最后一天,感谢曾经给予的支持和信任,未来的路需要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还在南都的时候,她就一直非常支持我的工作,晚上我给她饯行时,她说:“在这个公司十年了,由于是国企,上升的空间有限,无论我怎么努力,都还是市场经理。之前因为房子还有贷款,不敢辞职,现在已经还完了,就真的觉得要换个环境,要是再不走,我就再也走不了了。”听得我都好伤感,“其实十年了,对这个公司还是很有感情的,但是没办法,不离开的话我已经能看到下一个十年自己的样子了。”
后来黄经理去了一家房地产公司担任总监,行业跨度了十万八千里,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但是她说累并快乐着,因为找回了刚参加工作时的激情。
其实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天花板,当这个天花板已经限制了你的发展,你就该考虑换个工作了。黄经理现在常常和我念叨:“迄今为止我最后悔的就是没有早点辞职。”
我们报社有个同事辞职去了客户那里做甲方,拜访第一天就给我一个下马威:“米娅,我要你做方案是WORD,你怎么做PPT?”我心想不是你要我做ppt的吗?鸟人又继续说“你不会把PPT格式转成WORD吗?”其实这个格式转换微软现在还没有发明,“这么简单的东西你都不会?我不跟你说了,我找你领导去。”他就直接挂断了我的电话。
同是南都人,就算你今天是甲方,也应该对原来的同事保留起码的尊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来他主导的活动现场乱成一团,连总指挥都没有。客户老板直接对我说:“米娅,你们南都出来的,连个活动都做成这样,大哥看走眼了。”我只好尴尬地说:“大哥,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一个月后他就直接被新老板干掉了。
很多人进入了一个好的平台,就以为自己足够优秀可以独当一面。然而平台优秀并不代表你就优秀!这种靠着南都平台红利取得一点成绩就以为自己很牛逼马上辞职去做甲方的,其实不具备真正的才干,即使去到更好的平台也是“短命”的。
有些人认为烂产品烂团队比较锻炼人,以为这里有提升的空间。这是极端错误的,如果你进入一个好团队,你会发现成长速度和之前比就是飞。
我以前根本写不出文章,现在在汉语言文学系高材生的启发下,文思泉涌;刚开始注册个头条号,整了一个上午都搞不定,哭着对负责运营的同事说:“对不起,我是个文盲”,他还笑着安慰我:“你只是不熟悉。”
说来惭愧得很,他是个理科生,毕业没几年,互联网营销溜得很,同时运营5个微信公众号,最要命的是他还是个技术出身的理工男,以前根本不会写文章,现在我们的内容出品都是经过他的手把关,这让我们这些学文科的妹子还怎么活?还教我们用印象笔记记灵感,用思维导图排结构,亲,请收下我的膝盖。
我们的编辑是个大三的学生,排版那可是专业水准,要知道他没有受过训练,完全是自己摸索,现在在排版上面他是我的老师,他才20岁啊,感叹自己快要被长江后浪拍死在沙滩上了……
现在的我正是在起飞前的助跑阶段,有这么好的团队带领下,我很快就能飞了~
【END】
辞职根本就不需要去纠结,辞职与否全在你的能力是否适应平台的发展。若能力不足不要轻言辞职,眼高手低会摔得更惨。
而当你的能力达到了一定程度,又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平台,辞职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所以。可以为了职业规划跳槽,但不要为了现在的委屈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