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的摩拜
12月23日,摩拜发布内部信称,胡玮炜因个人原因辞去摩拜单车CEO职位,由公司总裁刘禹接任CEO一职。胡玮炜在给员工的内部信中表示,自己“完成了阶段性的使命”。
胡玮炜在给员工的内部信中表示,“在美团收购摩拜8个月的时间里,我完成了阶段性的使命,把摩拜平稳地交接给了刘禹。”
至此,胡玮炜彻底脱离摩拜单车,远离了这个“共享经济残局”,在离开前她已经将摩拜“卖”给美团,套现金额超过15亿。
将死的ofo
12月4日,法院对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作出了“限制消费令”,限制该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戴威不得实施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具体限制包括:ofo公司和戴威不得乘坐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的交通工具;不得在星级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等场合消费;不得买房买车旅游;子女不得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
和摩拜那边潇洒的胡玮炜不同的是,OFO的戴威可谓深陷“水深火热”的境地。不仅本人被列入失信名单,今后消费都将被限制,而且,有超过10亿的用户押金无法偿还。
胡玮炜:做好自己的事
胡玮炜,双鱼座,浪漫而又热情。
在创办摩拜之前,胡玮炜的简历很普通,在汽车行业做了10年新闻,却依然对手动挡、百公里加速丝毫不感兴趣,只想做一个“广场上画画的闲散女青年”。
而她只是因为李斌一句玩笑式询问:“胡玮炜,要不你试试”,胡大美女就开始了创业!
“其实我不是一个特别有野心和企图心的人,但是我是那种,如果我心里有一个想法,它就像种下了一颗种子,然后它就会不断地发芽,如果我不去做的话,我可能会不能接受。所以我就一直不停地去push自己做这件事情。”
和ofo戴威的拧截然不同,胡玮炜从始至终,她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且做得都看似顺风顺水。
无论是做记者还是创业,胡玮炜都十分的从容洒脱自信豁达,也因此在关键的时刻那三个男人会站定在她的身后:一个是摩拜的天使投资人李斌,一个是摩拜的管理大权在手的王晓峰,一个是摩拜的接盘侠王兴。
李斌是汽车领域响当当的大佬,身上至少有三个金闪闪的标签:1、第一家海外上市公司易车网的老板;2、估值360亿美元的蔚来汽车创始人;3、出行领域知名投资人,身价百亿,跟柳传志、马化腾等超级大佬,都是朋友。
钱和人脉,李斌都是不缺的。
当别人都拿着BP四处找投资人的时候,到了胡玮炜这儿,全都反了过来。
共享单车的创意、摩拜这个名字,以及大体的模式,李斌都想好了,甚至还估算了营收难度,只要一辆车四年没有维护费用,就能回本。
更重要的是,李斌连钱都准备好了,还放话说:实在不行就当做公益了。
在这种万事俱备,只缺创始人的情况下,胡玮炜开心的接下了李斌146万的天使投资,开始热热闹闹的创业。
李斌的角色就像垂帘听政的老佛爷,而胡玮炜更像一个傀儡皇帝:没钱了,李斌四处拉投资;供应链有问题了,李斌找来李开复和富士康;缺公司高级管理人才了,李斌又将王晓峰拉来给她做CEO。
但是,聪明的胡玮炜并不在意这些虚名,她明白,重要的是做事!事能做起来比什么都强!
所以,当2015年,王晓峰加入摩拜以后彻底拿走了公司的管理大权,胡玮炜可以大度的表示:“王晓峰是大脑,我是心脏。”
从此摩拜处于发展势头的顶峰时期,扩张计划从50城增至200城,700多万车辆在“心脏”和“大脑”的配合下涌入街头。
而作为创始人的胡玮炜受父亲工匠精神影响,将研发看得极为重要,文艺女青年的身份让她担负了情怀感性部分渲染;而商业,融资、运营则由在互联网和出行领域积累丰富的高级管理经验的王晓峰在进行。
胡玮炜就透露过,王晓峰加入摩拜时,正是摩拜“最贫穷”的时候,共享单车的重资产需要大量资金。因为王晓峰的加入,摩拜打破了互联网历史上最快的融资速度。
随后的摩拜迎来了疯狂的融资以及疯狂的市场扩张。
但是,风口来得快去得也快,共享单车的弊端很快凸显:破损率高、盈利困难、同行竞争。但随着共享经济走入冷静期,相关企业的运营开始走向下坡路,后续资金不足等也让单车运维举步维艰。
2018年4月4日凌晨,摩拜股东大会投票结束,摩拜终被美团以27亿美元的作价收购,其中包括65%现金和35%美团股票,此外美团承担摩拜债务(5-10亿美元之间),管理团队留任。最后美团以37亿元接手了摩拜,原CEO王晓峰卸任CEO任顾问,由胡玮炜接任CEO。
那时的摩拜的卖身,资本市场上很多人都说是贱卖,但是如果以现在的角度去看待,胡玮炜的决策真的是当机立断:如果摩拜一直没法找到靠山,最终的结局可能和ofo也没有两样。
从2018年9月美团更新的招股书看到,今年前4个月的财务数据中,美团经调整亏损净额20.20亿元,收购摩拜是重要原因。
在被收购264天之后,胡玮炜终于宣布因个人原因辞去摩拜单车CEO职位。体面离场。
对于胡玮炜的卸任,美团点评CEO王兴表示,“非常感谢胡玮炜,不仅创立和塑造了摩拜这个优秀的品牌,也打造了一个优秀的团队,优秀的业务基础。祝福玮炜再创佳绩,也相信摩拜会越来越好。”
戴威:“跪着”也要活下去
12月18号,ofo在线排队的已经有1013万人,待退押金至少10亿。
在被爆出上了老赖名单之后,戴威紧接着就发了内部邮件称“不逃避,勇敢活下去,为我们欠着的每一分钱负责,为每一个支持过我们的用户负责”。
是的,戴威很勇敢,对比那些跑路的老板们,这是很靠谱的做法了。一时间还不还得了是能力问题,承不承认是态度问题。作为ofo的扛把子,他想扛下来,戴威这么做真的很英雄主义。
但是他真的能负的了这个责任吗?
12月20日,在一个“谁杀死了ofo”的朋友圈讨论中,马化腾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个真相:“veto right(一票否决权)”
在大家看来,ofo的荣辱与成败都是取决于他的创始人,戴威。
戴威,高知高学历,读经济学出身。戴威在精英家庭中长大,父亲是当地的一名官员,作为家中独子,他享受着独一份的呵护。不出意外,他可以和其他“二代”们一样,顺利地承袭父辈积累的资源,把99%的人秒杀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戴威的家境很优渥,他一直是一个好学生,2009年考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曾先后担任光华管理学院学生会主席和北京大学学生会主席。
戴威不喜欢独处,喜欢聚堆,而他又喜欢喝酒,所以,在学校的时候,他经常用聚餐的方式和学生会的各个部的部长们联络感情,以此来维护骨干成员们之间的关系。
这样其实很江湖气。而这也为ofo的命运埋下了祸根。
对于那些学生干部们来看,戴威很有亲和力更有煽动性,说服力很强,能找到打动人心的点,大家愿意在他领导下干活,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会主席。
2009年,19岁的戴威正在北大读金融,那时候的他就开始搞24小时咖啡屋,校园里人称戴老板。
之后,戴威并没有进入投行,四大之类,而是前往青海支教。请注意,这一行为很有理想主义色彩。
支教归来的戴老板拿到了100万的天使投资,开始了他的自行车王国。当然,以他的花钱速度,100万只够一个月,很快就没钱的戴老板到处拉投资,找了上百家都被拒绝,于是他以自己作为抵押,借了100万。注意,借钱可不像有限责任公司,那可是是无限责任,这也足以看清戴威的性格。
当然,一个月后又烧光了,戴老板厚着脸皮找到了老东家天使投资,以个人名义再借了500万。至此,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学生,已经负债600万了。这可是个人借款,他,是要还的。
如果还没有下文,那么此后戴老板,这个应届生,就得去打工还债了。
此时,戴威找到北大中文系的一个师弟,一番慷慨陈词之后,师弟拍着胸脯向戴威保证写一篇文章,并只收了戴威20串羊肉串的“劳务费”。
2015年9月2日,一篇题为《这2000名北大人要干一票大的》的帖子在北大传开,迅速刷到了10万+,这位前学生会主席的ofo迅速成为了爆款。
文章中戴威以及合伙伙伴张巳丁、薛鼎熬了两个通宵写就了单车宣言:在北大招募2000名勇士把自行车贡献出来,这2000人共同拥有这2000辆车的免费使用权,而其他同学可以付费使用这些车。
豪气冲天!就这样,9月7日,ofo共享单车正式在北大校园上线,第一天就收获200多个订单,一个月后日订单突破3000。
为了将ofo一模式迅速复制到国内高校,再一次找师兄借的100万,仅仅过了5个月,又花完了;一边烧钱,戴威团队一边马不停蹄地寻求下一轮融资。戴威先后找唯猎资本的师兄借了200万至300万,又从其他渠道借了接近300万,背着600万的债务,ofo得以走出北大,进入到北京的其他高校。
熬过了2015年的负债前行、艰难度日,2016年共享单车的风口骤起,直到这时,戴威才算真正敲开了资本的大门。著名风投人朱啸虎主动找上门,一出手就是1000万。
朱啸虎与他创造的风口终于还是搅动了创投圈。2016年开始ofo的发展速度就像“开挂”一样。ofo相继完成多轮融资:
2016年8月,A+轮,1100万元;
2016年9月,B轮,1200万美元;
2016年9月,B+轮,数千万美元;
2016年10月,C轮,1.3亿美元;
2017年3月,D轮,4.5亿美元;
2017年7月,E轮,7亿美元。
有未来可期的殷实资本,戴威的操作更疯狂了。ofo花了2000万元给一个卫星冠名,1000万元请鹿晗做代言人,甚至给一家媒体做了一年3000万元的广告投放。那是ofo最不差钱的时候,小黄车的广告几乎席卷了北上广的地铁站和公交站牌。为了和摩拜能够尽快地分出高下,ofo先后推出了1元月卡等优惠,甚至可以让用户免费骑车,率先掀起了价格战。
但是,资本的涌入也让戴威这个创业团队“原形毕露”。
戴威的创业伙伴严重缺乏领导力。他们从学校刚刚毕业,虽然出自北大,但是,更多的都是纸上谈兵,领导力和驾驭公司的能力都很弱。暗地里,员工们都称这帮人为“泥腿子”。
有媒体评价:ofo早期的管理靠的就是人情管理,就像戴威在北大当学生会主席一样,有着浓厚的学生组织气息,随性、松散、粗放、没有管理章法。
在ofo发展前期,高速成长可以隐藏管理上的问题,但在后期都会成为定时炸弹,每一颗引爆都可能让ofo毁于一旦!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颁发优秀员工奖一个月后,戴威精挑细选的十位优秀员工中,三位被开除。原因是数据作假、贪污。
一位员工就表示:“ofo团队比较年轻,戴威把在北大当学生会主席的一套用在公司治理上,整体管理比较松散、随意和学生气息,一些员工上位靠关系,而不是能力。”
管理也成为了戴威和滴滴交恶的关键点之一。2016年10月,当滴滴通过C轮融资首次进入ofo,成为第一大股东,戴威和ofo的第二个“金主”正式浮出水面。
滴滴出手ofo后,引来了其他投资人迅速跟进。2017年7月,原滴滴高级副总裁付强加入ofo小黄车担任执行总裁,直接向戴威汇报,原滴滴财务总监柳森森则负责财务部门。
早期ofo发展较为粗放,滴滴的人员入驻后,确实使得ofo的流程和制度更加规范。不过,双方在经过一段蜜月期后,矛盾日益突出。
渐渐地,强势的戴威感觉到自己开始被架空。
新业务与收购被滴滴系否定,ofo的财政大权也被滴滴牢牢控制,一些滴滴的员工也被安插在公司的一些具体运营部门中。
最终,2017年11,戴威直接发飙:“滴滴的人都给我离开ofo!”滴滴派驻ofo的一干高管付强等人被驱逐出局。
让当时在场的ofo员工觉得更可怕的是,第二天很多他们以为与滴滴无关的同事,也都像约好了一样没有出现。关系破裂的次月,滴滴宣布收购小蓝单车,同时滴滴自有共享单车品牌“青桔”上线。
为了抗衡滴滴,戴威又引进了阿里。
为了争夺更多的资金筹码和滴滴博弈,戴威不惜通过动产抵押方式,先后两次将其资产共享单车作为抵押物,换取了阿里巴巴共计17.7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折合美元约2.8亿。随后阿里巴巴领投了ofo E2-1轮融资8.66亿美元,此次融资后,ofo的董事会中共9席,管理团队有五个席位(戴威行使全部投票权),滴滴两席,阿里一席,经纬一席。而拥有一票否决权的就变成了戴威、滴滴、阿里和经纬。
今年8月,最后一次谈判滴滴、阿里三方,却各有自己的小算盘,都想把ofo据为己有。
戴威曾幻想的自己和创始团队占有控制权的并购方案一去不复返了,无论在哪一方,结局都是一样,戴威变成一枚弃子。
为了不被赶出局,在与摩拜合并、被滴滴收购、由阿里接管的事件上,拥有“一票否决权”的戴威都充分行使了这一权利。
但不只是戴威,大家都有这一票否决权,不同利益群体各怀心思的时候,彼此扼着对方的脖子不肯松手。
终于,在僵持之下,所有的资本开始陆陆续续选择了退出。金沙江的朱啸虎还有滴滴的程维以及后来的阿里等都相继离去!
彼时,戴威曾放出豪言,“终有一天,我们今天的ofo,会和Google一样,影响世界。”
此时,戴威含泪诉说:“冬天已经来临,风雪亦将随至。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仍需坚守信念,哪怕跪着也要活下去,只要活着,我们就有希望!”
2018年的寒冬,戴威上了“老赖”名单,被困国内,限制出行。但他带着堂吉柯德式的自信,依然发出了“跪着也要活下去”的呐喊。
而投资人Justin说:“希望戴威低下头的那天,他的手里还能握有谈判筹码。”
同运不同命
2016年共享单车一夜爆红,无数创业者加入战局。城市道路两边、地铁口、高校内,被黄色和橙色的单车包围,中间还夹杂着绿色、蓝色、紫色,甚至彩虹色。
而马云说,风过去了,摔死的都是猪。
贾跃亭说,乐视要么伟大,要么死亡,话还没说完,乐视就欠下了80亿债款。
戴威说,终有一天,我们ofo会和Google一样,影响世界,可这一天还没到,退押金的人已经排队排出了几条街。
资本,催熟了火爆的共享经济,但也意味着很多产品并没有对应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场景。一旦资本看不到盈利的预期,烧完钱之后找不到接盘者,必然考虑退出的现实。
立足于“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的共享单车,在资本抢占市场的惨烈竞争后正经历大规模退潮,现存车辆过剩造成的管理不当更是令人触目惊心。
从悟空单车开始,小鸣单车破产,3Vbike停运,町町单车退出市场,创始人甚至锒铛入狱;牛拜单车、1号单车相继宣布关闭,小蓝单车宣布被被滴滴收购……
2018年,硕果仅存的元老级共享单车代表,摩拜和ofo,在资本退缩的浪潮下,备受瞩目。
我们可以看得出,两家公司,两位创始人的不同“经历”是造成不同结局的主因:
80后的胡玮炜,比90后的戴威,多了一份自知之明。
戴威和自己的同学、兄弟创办的ofo,他拒绝了巨头公司的“橄榄枝”,没有太多的专业人士替他为ofo出谋划策,所以ofo内部管理混乱,落下如今的残局难以收拾;
胡玮炜,她深知自己能力多少,欣然接受有能之士的帮助,又在恰当的时候“急流勇退”,如今可谓是最大赢家。
我们不能说戴威盲目,因为在这种困局下他在尽力负责,但他的确是一位失败者。
而胡玮炜虽然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领导者,她可能更像个“傀儡”,但她确实很成功。
戴威和胡玮炜同属80/90后,这一代人都是极富有理想和梦想的一代人,这代人敢去拼、想去拼而又不甘心。
在这个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的年代,运势对于每一个创业者都是公平的,但结局却是大相径庭。
OFO第一个嗅到共享单车的商机,但是后发先至的摩拜却获得了更大的市场蛋糕。但就是因为有着10多年职场与社会历练,胡玮炜就比职场素人戴威多了一份自知之明。
胡玮炜清楚的知道,在这场吸引了全世界目光的商业模式创新中,自己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她和戴威一样,只是一个巨大商机的发现者,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的探索者。她不是发明者,她只是一个启蒙者。正是,基于这样的自知之明,80后的胡玮炜,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后,高位套现,华丽转身。
可是戴威,因为缺乏了这样的一点自知之明,本应该全身而退的他,现在陷入了深深的漩涡中不能自拔。
一个刚刚走出校园的优秀的年轻人,注定是朝气蓬勃,充满自信的。他相信自己,但是他低估了世界。于是,他被世界绊了一个大大的跟头。
不过事实证明的是,共享经济并没有问题,只是环境太欠缺。有人文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双重原因。只不过在今年资本退却的大潮下,一些现象集中爆发了出来。
回头看着二人同运不同命的结局,也许我们有一点启示:在这个资本时代,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和自己的格局决定了他的命运。
这个冬天,异常的寒冷。很多公司开始了大批量的裁员。一位80后程序员说他的公司近日裁掉了100多名员工,而且还没完,可能这股裁员潮一直要到年底才结束。
互联网寒冬中,如何抵御这严寒的侵袭?很多人比较困惑的问题是:怎样能避免被公司裁员?难道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如果真的被裁员了,那又该何去何从?
胡玮炜也许可以给出一个答案:正确的认知自己!
不用困惑,在汹涌的裁员浪潮下,对于公司来讲,砍掉的一定是那些对自己定位不明,认知不清,整天浑浑噩噩,不思进取,目光短浅,心胸狭隘,早上搬砖晚上游戏,得过且过的无特殊技能的可取代人员。
不论什么时候,一定要时刻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让自己尽可能地成为这个领域内的专家,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让别人至少在一个地方能够绝对认可你。
切不可做“井底之蛙”,要时刻放眼整个市场。即使在一家公司有着很稳定的工作,也不要太过安于现状,随时保持危机感,做好会被裁员的准备,这样才不会在危机来临时手忙脚乱。平时多结交人脉,能为自己的职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助力。
不过也不要过于焦虑。适当的时候也要放松一下。今天是圣诞节,在白胡子红帽子的圣诞老人面前先许下新一年的愿景吧。
圣诞快乐!
源:顶级程序员
著:江户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