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欧阳欣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喜欢写作,但是苦于没有一个平台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公之于众,于是我们都选择了简书,在简书上创作我们的创作。 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的文字,我们每写一篇文章就迫不及待的找最火的相关专题投稿,并且不断地向微信的各大社群抛链接,为求打开率,一文多发,四处发红包,说着“刚刚写的文字,请大家批评指正”这样的话语。
那么有多少人静下心来深思,我们来简书写作到底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名?
简书上有不乏粉丝上万的大咖,每写一篇文章阅读量就上千甚至上万,在到简书创作不久就签约出书,名声大噪,这些似乎正是我们这些普通人所向往的。我们有时候固执的相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样的言论,相信自己也能一写成名,于是笔耕不辍,分秒不停,哪怕写出来的只是流水账一般的废话,也丝毫不惧地发布出去。
又或者是为了利?
文字变现已然成为这个自媒体时代人人向往的事儿,当然有很多人依然实现文字变现,甚至通过文字获得了财务自由,实现了人生的目标,并在新的高度向前进发。
选择简书,利用简书的客户流量帮助自己打开通向变现的道路显然是一个非常不错而又没有过多风险的选择。 通过简书认识更多网文大咖,通过学习模仿,从而日渐形成符合投稿平台调性的文章,从而实现文字变现,这显然比一个人埋头苦写,没有方向要来的轻松,变现的可能自然也更大。
但是这样的写作真的是有效的写作吗?真的能够换来功成身就么?显然不能,为了出名获利去写作,时常会被“成名“的迫切期望和文字变现的焦躁蒙蔽了双眼,哗众取宠地去写一些博人眼球的话题,又因为时间不足,经历不够,思考有限,无法真正深入探究而变得肤浅,这样的文字反而令人生厌,更别谈变现成名了。
那么我们来简书写作到底是为了什么,或者说应该为了什么呢?平心而论“文字变现“ “获得名气”未尝不可,但这只是最终目的,并不能成为我们一开始写作就奋力狂奔的主题。
刚刚入圈的我们就如同在沙漠中探险的旅人,我们知道自己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找到遗失在沙漠里的美丽城邦,但不能因为出现迷幻的海市蜃楼就一路狂奔,最终选错了方向,付出精力却一无所获。
要我说在简书写作就是一场修炼,为的也是修炼,曾听简书里的某位大咖说“小小寸铁也能百炼成钢”,我们要的就是在这个大熔炉中不断锤炼,让烈火烧去自己内心的杂质,能够静下心来创作自己的文字。在文字大咖释放出的“三味真火”中锻烧,让文字的火候燃烧起我们内心对文学的热情,并使之一直持续下去。
简书高手如云,也正因如此,她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让我们能够零距离的与高手们接触和交流,甚至有时候还能与高手们同台竞技,切磋一二,让我们能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自己的差距所在,也让我们明白努力的方向到底在哪里,这就是留在简书并扎根于此的原因所在。
寸铁成钢,需要烈火锻炼,但又不仅仅只要烈火即可,还需要镍,锰等多种元素按照一定比例共同锻造。 对比而言,我们这些新手作者自然也不能只会简答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已,要真正的做到对文字的处理游刃有余,准确的把握受众痛点,在写出我心的同时也能获得读者共鸣,就需要我们把握以下几点:
其一是勤于积累,没有输入哪来输出,积累不够就容易让人提笔忘言。就算是勉强凑出了文字,有时候也是惨不忍睹,甚至到了自己都不愿意细读的程度。要做到勤于积累就要每天给自己腾出阅读时间,然而只是阅读还远远不够,有效阅读才能有效积累,这样才能真正将阅读的精华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让自己写作之时信手拈来。
其二是勤于练习,这里说的练习自然是提笔书写(键盘敲字也是可以的),《写出我心》的作者娜塔莉•歌德堡曾在书中透露“我规定自己,一个月写完一本笔记本”作为一个写作大家都如此何况还是新手的我们呢?是不是更应该多加练习了呢?
其三是勤于观察,生活就是最好的写作素材来源地,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说的就是这番道理,勤于观察,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有深刻独特的见解就不怕写不出好文章来。
明确目标,勤于努力,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能够真正掌控文字,写出我心。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1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