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与启发:
1.如何梳理上课逻辑。
明确上课思路与教学目标。写完教案后,可以拿一张纸,在纸上写出这节课的思路,在写的过程中帮助我再次梳理前后逻辑是否清晰,教学目标是否能通过这些活动达成。
2.如何把握上课节奏。
清楚每个环节的关键问题和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试讲时学生的回答在我的预设范围之外就把我带偏了,在学生的答案里绕来绕去,我就变得很慌乱,上课节奏也被打乱。评课时组内老师告诉我,每个环节你要清楚关键问题,要达成什么教学目标,当学生的回答偏差很大时,关键问题可以帮助你将学生拉回来。
3.如何优化过渡语言
教材里每个环节都有过渡语,不要觉得它不起眼,每个问题都是专家们反复打磨过的,当自己想不到更好的过渡语时,就可以用教材中的。比如我上课时,我就直接用教材中的这句话(小电动机转动是各个部件共同工作的结果,这几部分是怎样相互作用的?)过渡到研究小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它不仅是过渡语,还是我这个环节的关键问题,一举两得,让课堂语言更精炼,提高课堂的整体效果。
4.课堂关注学生思维,关注学生探究,聚焦问题一定是真问题,学生才能探究真问题
5.语言会影响到学生接收到的信息,让学生更容易抓住重点。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以新课标为指导,认真研读教材、教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有效的教学。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