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秋意渐浓,秋燥渐起。
前几日,小宝鼻干唇燥、咽喉干痛,晚上睡觉伴有咳喘,是明显的秋燥之症。我带他去看了中医,吃了几天的药,配以清淡饮食,多吃水果、多喝水,调整作息,这几日已有好转,我也稍可安心。
今天一早接到两位家长的请假电话:一名学生患有疱疹,要请假一周,另一名学生昨晚发烧,今晨不能来校上课。上完第一节课,一名小男孩突然在教室走廊吐了,我带他去医务室请校医看护,然后通知家长来接他回家,回头清理了呕吐物。第三节课,我正埋头批改作业,班里又有一名男孩流鼻血被科任老师领到了我面前,我帮他擦洗干净嘴鼻的血迹,再次光顾了校医室,用医用棉球塞住一个鼻孔,帮他止血后,安慰了受到惊吓的孩子,再送他回教室继续上课。一个上午,我的时间和大部分精力几乎就消耗在料理孩子的过程中了。
假期后的忙碌,让我的火气一点就燃,在校面对调皮的学生和他们错误百出的作业等诸多问题,我多了些唠叨与责备;回家面对自己孩子的不足,多了些吼叫和责骂,就连我家先生都问我最近是否吃了火药,他这一问,让我汗颜,我开始反省并愧疚不已:是啊,孩子的成长本来就是一个不断打磨、完善自己的过程,是我太急太躁,这样的结果只能是欲速不达。看来,我似乎也染上了“秋燥”之疾,如果非得给自己开一剂药方,对症下药的当属“静心”二字吧——心静则安。
在这个天干物燥的秋天,我还要继续修身养性,静心而为,谨防秋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