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究竟要多么内心强大,才可以平静地面对自己的失败?
下面的回答各显神通。有出其不意者,劝题主去信佛的,也有一些老生常谈说要无条件地包容自己的不足云云。
为了弄(xian)清(de)楚(he)这(bie)个(ren)问(bu)题(tong),摇头晃脑地反复咀嚼这个问题本身,我发现:“诶,不对劲啊?”
为什么非要内心强大才能平静地面对失败呢?这意思是说我们玻璃心人就失败不起了吗?
终于让我寻出一些蛛丝马迹了,原来关键在于提问者看待“失败”的态度上。“失败”这二字,在提问者心目中,好似洪水猛兽一般可怕。换句话说,这个问题下,隐而不表的前提假设便是:失败很可怕的,所以我必须内心强大才能好好面对,可究竟要强大到怎样的强度才行呢?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即便如此,我们有时候依然不相信这句话,也不认可失败的积极意义(如果相信了,就不会有此一问了)。
长大之后明白了,不能脱离上下文光听一句话,那会曲解说话人的意思。更不能撇开前提条件,单独审视一句话,那更会误人子弟。失败凭什么是成功之母?那也一定是有前提的。
今日且更到这里,明天接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