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读书《当我遇到一个人》,讲述作者——心理咨询师自己与原生家庭、内在小孩和解疗愈的感悟。其中有亲身实例,教授亲子养育理念,反思中国式育儿的误区。
在书中,我看到自己的影子,对孩子以爱的名义造成的伤害。我始终在思考,我究竟如何做才能正确的爱孩子?
书中说,不做任何预期,为到来的一切做好准备。
所有已经发生的苦难,且让我承担,且于我终结。
我对孩子的期待,源于内心的恐惧和匮乏,我怕他学习不好,没有好高中上;怕他考不上好大学;怕他没有好前程……太多的怕,无非因为输不起。我不想见到我不愿见到的,我想控制一切,摒弃所有不利的因素。然而,一切非我所愿,他的学习很一般,事实出现我最不想见到的。
每个人有属于他的生命轨迹,我怕就能令孩子奋发图强刻苦学习了吗?并没有,我的拼命督促,他的消极抵抗,学习成了我的事情他的负担。真的放下期待,接受孩子的平凡,虽然成绩没有起色,母子关系却和缓顺畅许多。
我想,做一个乐观平和的妈妈,藉着他抚慰自己内心“受伤的小孩”,陪孩子长大也是重塑自己的过程。毕竟,爱,是“如他所是”,非“如我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