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已经步入不惑之年了,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不过最近感觉到了,也并不直接,因为妈妈搂着我的二娃告诉我当年那个想长我这么高的大海弟弟要找工作了。想想已经工作了十年的自己,跟刚入行时大不相同了。现在享受着享受着工作中中流砥柱的地位,感受着家里顶梁柱而忙里忙外的现状,没有时间迷茫,没有时间停下来去琢磨以前经常琢磨的事情。经过这样的比对感觉出了自己的老派,之所以不说老,因为还有老派这个词听起来能缓冲一下,别让岁月把人一巴掌拍死。
看球时候也深有体会。由于家世的关系,接触篮球比较早,看球也早,有幸赶上了乔丹时代,在我眼里的詹姆斯一代依然是年轻人的时候,同样被我认为是年轻人的加内特邓肯科比都已经退役了。通过别人的退出,逼的自己青春退场,逼得一代人让出战场,来了新钓上的鱼了。
有些事情就是该走就走,莫留恋。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霍金走了,高考依然有物理。唯一值得珍惜的是那终生的伴侣和要好的朋友。其他一切都是繁芜的俗事,只会浪费你所拥有的大把的时间,往往时间所剩无几的人,不会在这浪费时间。我不想等到时间所剩无几了才明白,我想在时间开始减少到让我觉得不安的时候我能及时知晓。我不能保证我一定知道,我只能从现在开始更珍惜我那深爱却未好好表达的伴侣,珍惜一起的时光,每一餐,每一觉都是我们自己的,因为天亮了不得不去不同程度的妥协社会生活。
阅读的习惯依然有,以前为了打发时间。高中的高压学习,老师告诉我这种本坐不住不爱学的学生的话是“等到了大学就好了,大学就没人管你了”。这也确实是一个成长的目标,读书的目的的确就为了这个,因为对自己的未来和就读的方向毫无选择或者执着的权利。随意一个专业,随便一个方向吧,人生不好把握先祈求到自由再说吧。可真的到了大学,突然没有人管了,自由的海潮袭来令人有点害怕或者说发慌。假装学以前高中学习的样子,读书打发时间,自然,什么书都无所谓了。
读多了少不了想写,没有科班学习,也不愿意被流程束缚,写了大量的文字,让现在的自己能更好的了解以前的自己。不过超脱或者游离在主流以外的认知,对社会来说没有什么意义。所以,自己认识自己越清楚,就如同那个喝不醉的人一样,清醒的痛苦,让黑夜如白昼,白昼亦可见黑暗。
现在写作的方式改变了,条件也改变了,手机成为我的器具了。也再难操持大电脑了。动辄三五千字,已经是奢侈了。自然年纪大了,不需要华丽的词藻了,简而言之的道出事情来再合适不过了。
就这样简简单单的继续当初强行填补时光的爱好吧,只要真诚,就会有朋友。
一切的一切跟以前相比可能不堪,可身处其中的我依然觉得到美好。通宵打游戏,与朋友喝酒畅聊到深夜是一种生活,相妻教女洗衣做饭也是一种生活。同一个球场上,胖的觉得胖嫌自己喘,瘦的嫌自己轻顶不动,可不论胖瘦还不都在打这一个球么?球能不能进,跟胖瘦没直接关系啦。
活下去吧,谁知道球会不会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