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4年,一直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努力上进的女青年。
4年前,老板告诉我,如果想实习转正,要达到一系列的工作要求。那时候因为没有带教的缘故,对于工作的性质几乎是什么都不懂。
尽管这样,也不曾说过一句我要放弃。攒着一股劲,经历了两个月每天只睡6个小时,工作12个小时的日子。处理了所有遗留的工作问题,努力得到客户的认可。为了拜访一个VIP客户,会在前一晚上演练3遍以上拜访流程。
那个时候,不管怎么辛苦,只会一个劲的努力往前冲。
4年后的今天,在咖啡店里,和老板进行了一场关于能力发展的对话。
老板问我:有没有想过升职?升职,应该是每一个职场人的梦想,从员工的角色转变到职业经理人。
接着又问:对于升职这个目标,你为自己设置过哪些KPI考核?KPI?我在心里默问,给自己设置过很多,不过大部分都是差不多就好。
老板说:“你知道吗?最可气的就是你这种人差不多就好的人,什么都想到了,就差个结果,永远只做95分!”
第一句说到,我一直把自己标榜成努力上进的女青年。现在,应该加一个词,努力上进的95分女青年。
工作计划,差不多就好;
拜访准备,规划个大概就行;
对于自己,做到95分就好。
我问自己,努力吗?努力。敬业吗?敬业。但一个做不到100分的人,仅仅只是看上去很努力而已。
有人说,你现在做的事情决定了5年后的你。我想,得感谢4年前那个毫无杂念,一心只想努力往前冲的自己。才会有今天可以用自己的钱,买自己的包包,装自己的故事的我。
那么,5年之后的我会是什么样的?会不会为自己假装很努力的样子,付出代价。我问自己,当年那个只会埋头努力的青涩姑娘去哪了?
做销售特别流行一句话,客户是永远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永远是我们。所以,问题在我,被温水煮青蛙,太过满足于现状。看起来很努力,不过是安慰自己,麻痹自己的神经。
网上曾经有个段子说,一定不要得罪那些永远保持好身材的女人,这些人拥有你所想不到的决心和意志力。
有人穿着一身装备到跑步机上跑了两圈出汗了,赶紧拍个照骗发朋友圈;有人天天打卡坚持夜跑,每天10公里,风雨无阻。
一个月后,每天夜跑的瘦了5公斤,而你没有。或许你还会觉得委屈,想着跑步减肥就是骗人的。可你曾想过,在跑步机上,5分钟自拍一下,10分钟发个朋友圈,20分钟回个微信的也是你。
你的努力减肥,是不是做做样子,给自己看,让别人给你点个赞而已。瘦不了,就是你看起来很努力减肥的代价。
前两天朋友问我,为什么公众号最近都没更新文章?我告诉他,最近老家有事要处理,无暇顾及公众号。反问他为何关心起来文章没有更新的问题。
他说最近生活没有目标,想找点鸡汤喝喝。这位朋友,未及而立之年,有房有车,在老家做工程。有房有车有工作,一切都差不多了,只是生活没了目标,才迫切想找点正能量摆脱这种空虚的状态。
朋友依旧努力,只是没了奋斗的目标,日子自然过的有些没了滋味。
所有的看起来很努力,不过是我们安于现状。没有目标的支撑,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又不想庸庸碌碌,就让自己一直看起来很忙,减轻内心的矛盾和负罪感。
一直在想,5年之后,我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成为什么样的人?
可今天,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想到这一点,一股彻底的凉意扑面而来。就如同老板问我想不想升职,我答尽力而为一样。为何不是全力以赴而是尽力而为?他反问我。
因为没了目标。
目标是要有的,而且要很清晰。
每天喊口号似的要减肥,和通过每天运动1小时加节食的方式在一个月内减掉10斤这二者体现出来的就是目标的清晰度不同。
前者就是你看上去很努力,后者就是你真的在努力。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一书中将目标比喻成“画像”。“画像”是一个要经过不断修改涂抹的过程。原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总会痴迷于思考我为自己勾画的未来“画像”是否正确,确定后再去为之努力。正是这样的痴迷使得我的目标变得更加具有价值,使得我能够逐步地去实现它——将最初铅笔勾勒的画面上色。
假设你在努力达到目标之前,先思考一番,明确目标的方向,这样的努力是不是会更有价值和针对性,也不会出现看上去很忙实则毫无作为的现象。
当你看到这里,还是毫无感觉的话,那就继续假装很努力的活在人前。
如果不想过的这么空虚寂寞冷,给自己一个SMART的目标。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为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