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加入Frank的21天选择自己文案写作训练营,老师首先抛来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写作?同学们写的都很真诚,我没有拖延症,却迟迟没有动笔,因为怕这一次又应付了事而错过了一次扪心自问的机会。
我到底为什么要写作?
这话要从今年春天讲起。我的好友跟我一样全职在家带娃,春天她告诉我她爱上了烤面包,她想投身烘焙届,哇塞,为她点赞!还给她主动介绍客户、每次见面都鼓励她,告诉她有多幸运——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可以马上就去做。她问我,喜欢做什么。
一片茫然……
过了几天就“故意”把这件事忘记了。说是故意,是因为想起来就头疼啊,三十岁的人了却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价值何在?一腔热血应该投身在哪里都不清楚,一团浆糊,还不如不想。麻痹自己说:“你们当你们的斜杠青年,我是光荣的全职妈妈呀!”
也许到了伤春悲秋的季节了,每天我都失魂落魄,不知道一天天活着有什么意义,怪我哲学修养太浅,也怪没有贵人指路,那些生命的终极问题天天在脑中飘出,却没有答案。我只能利用碎片时间疯狂的看书,逼自己去思考,或者说是暂时停止脑海中那些问题的思考。,才感觉好过一点。
人只能自救。
看了一本书,上面有关于分析自己兴趣点和职业规划的板块,试着分析了一次,才发现写作是目前我最喜欢的事情,它满足了:时间自由灵活,不用打卡上班,可以多陪伴孩子,工作时可以有创造性,会获得认同感和价值感,可以帮助别人,很cool很高级,写作时有心流产生。
经过分析,我还发现一个被我遗忘的少年梦。初中时我是语文课代表与语文老师关系亲密,她常常会借我一些文学著作阅读,当我看完沈从文的《边城》后,被故事深深的感动,然后在当天的日记本里说,我也想当一个作家,写出这么打动人心的作品。随着学业增多,这个梦想渐渐的被我遗忘,甚至高二时都没选择上文科班,一直训练自己的理工科思维,那颗柔软的文学种子一直深埋在心底。
现在有点小兴奋,说的高大上一点就是:我找到自己的天命了!
心底的那颗文学种子要发芽了。感谢Frank老师的课程,不落俗套,干货满满。Frank老师说:
我要跟老师学习写作的心法和技法,梦笔生花,来用笔实现变现,成为家人的骄傲,就这么定了。不要谈坚持,做事就是做事,写作就是写作,和坚持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