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许久没联系的高中同学突然给我打电话,我们从晚饭时间,一直聊到午夜12点。
他在重庆读大学,今年大四,论文答辩刚刚结束,他已经租好了房子,找到了工作,就等着下周去报到入职。
他在告诉我这一消息的时候,我有那么一瞬间的恍惚,仿佛我们还躲在高一那个教室的角落里,整天讨论着梦三国的玩法。
场景转换之间,跨越了一条长达七年的时间线。
我笑着问他,毕业了是不是感觉整个人都自由了,本以为他会给我一个轻松的回答,没想到他停顿了一会儿告诉我,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种能够掌握自己人生的欣喜,相反,是陷入更大的焦虑和不安,伴随而来的还有深不见底的孤独。
宿舍里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本地的,家人早已安排了身后的一切,外地的去了别的城市找工作,偌大的重庆,好像只留下他一个人。
而那句,我也好想和你一样快点毕业啊,终是没能说出口。
01
此前,我对于想快点毕业这件事,有着极其强烈的欲望。
当每天上着自己不感兴趣的课程,老师在上面讲的唾沫横飞,下面的人连头都不想抬的时候。
当每天省吃俭用拿着20块一篇的稿费,还幻想着能够经济独立的时候,就想着,要是能够早点毕业就好了。
找一份合适的工作,租个不用很大的房子,朝九晚五的上班,晚上回去看看书,码码字,去影院看最新的电影,去穷游,去找朋友玩。
不用再每个月问家里要生活费,不用再为了应付苦逼的考试而烦躁,感觉终于能亲手握住自己的人生。
这种生活也不是不曾体验过。
大二暑假那会儿,我在北京的一家养生公司打暑假工,每天做些轻松却繁琐的工作,中午吃旁边饭馆10块钱一份的快餐,晚上在小区超市买一包12块钱的速冻水饺回去自己煮着吃。
吃完晚饭去公园散步,坐在长凳上看大妈们跳广场舞,背影是车水马龙的珠市口东大街,头顶上是人来人往的天桥。
有时会带上身份证,走去一公里外一家偏僻的网吧,买瓶百事可乐随便找个位置坐下,玩一晚上的剑网三。
自由是有了,可却时常感到麻木,仿佛自己变成了一台按规律运作的机器。
02
大三的暑假,我没回家,留在长沙找了一份专业不对口的实习工作。
待遇是好的,四人间宿舍,包吃包住,还有空调和热水器,依旧是重复无聊的工作,早八点晚六点的正常工作时间。
晚上喜欢去逛一逛隔壁财政经济学院的操场,或者绕着西湖公园走一圈,相比上次的麻木,单调和无聊,这次我认识了更多的朋友,喜欢跟那帮年纪和我一样大的保安打牌喝酒聊天。
真正让我感到孤独的那一次,是因为外公的去世,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硬座赶回家中,又坐十几个小时的硬座赶回长沙。
当晚回到员工宿舍的时候,整个宿舍就我一个人,其他人都休短假去了,看着空荡荡的屋子,突然好想找个人说说话啊,哪怕随便说点什么。
那一刻的那种孤单的感觉是最深邃,也是最绝望的。
03
有时候觉得我们真是悲哀,高中的时候老师家长告诉我们,等你考上大学就自由了。
我们历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翻过了高考这座大山,他们又告诉我们,等你毕业了工作了就自由了。
可当我们度过四年漫长又无聊的大学时光,却发现迎接我们的是生存的压力,生活的压力。
我们熬过了所有,却依然看不见期望中我们想要的自由。
就像是,从我们出生的那刻起,我们的人生就被放置在了一个固定的框架中,我们横冲直撞东闯西闯,却依然逃不出这个早已被封死的牢笼。
我们不得不屈服,被生活摁着头走上固定的路线。
聊到最后,朋友说等你也毕业了,我邀请你来重庆玩,包你吃住。
我说好啊,等我毕业了你也来长沙,我不仅包你吃住,还给你包漂亮小姐姐。
其实这些泡沫般的承诺,没有任何保障,毕业后时间只会越来越少。
但大概,也只有这些期待能够暂时缓解他的孤独了吧。
文 / 了一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