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注释】
从:依、顺从
择:选择
【译文】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会有值得我去学习的人:我选择那些优点去学习,看出的那些缺点就去改正。”
“见人善,既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指导我们虚心向别人学习,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非常有益的。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为师。《论语》中有一段记载,一次卫国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子贡回答说,古代圣人讲的道,就留在人们中间,贤人认识了它的大处,不贤的人认识它的小处;他们身上都有古代圣人之道.“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他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谁都可以是他的老师,所以说“何常师之有”,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师项橐的故事就反映了孔子这方面的品质,我们如果能学习到孔子这一品质,怀着一颗空杯的心去接触任何人,那么我们不紧可以做到谦虚待人,更可以无时无刻去增长自己的知识和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