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走的第二天。今天的第一位嘉宾是邝红军教授。
他是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的教师,主讲教育哲学、儿童哲学、教育研究方法等课程。邝教授有两个女儿。教书是他的工作,陪伴女儿也是他的一项重要工作。
最令人感动的是,他记录下了女儿成长的点点滴滴。不论是和女儿吃饭的场景,玩耍的场景,还是散步的场景,只要觉得有趣,他都会记录下来。对这些记录的回顾,可以看出女儿在成长,在变化。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邝教授参与了女儿成长的每一个瞬间,他不仅是亲历者,更是一个记录者。在邝教授温情的讲述中,我可以感受到他乐于陪伴,他从孩子的童言稚语中感受到趣味。
邝教授是用教育的视角来看待孩子的。他学习大量的理论知识,教育哲学,儿童哲学,教育研究方法。而所有的学习,都转化成了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耐心细致的教育。
张文质老师说邝教授带孩子到处吃喝玩乐,他非常宠爱孩子,并且把孩子宠成了自己的样子。
也正是因为陪伴在场,才会有细节记录。从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父亲对孩子的充分尊重。这位父亲是在孩子的性情中的,是在孩子的语言中的,是真正平等地对待孩子。
邝教授谈到女儿学画。女儿很喜欢画画,但他担心培训班会破坏女儿的想象力,破坏画画的乐趣。于是,他为女儿准备好画画的工作,让她自由地画。
邝教授是引导孩子,而不是教导孩子,让孩子的发展顺其自然。他更多的是引导孩子的喜好,引导孩子去观察,引导孩子的价值观念。
从邝教授身上,我看到一位父亲对孩子的责任。这位父亲坚定地扛起了这份责任,并将这份责任化为春风般的陪伴,也化作了春雨般教育。
邝教授让我看到了一位父亲对于孩子的重要意义。
北师大钱志亮教授曾经说过,父亲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最大,甚至大于母亲。父亲的陪伴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钱教授也是一位好父亲。他从不参加聚会,每天的晚餐时间都是一家人交流的时间。聊聊儿子一天发生了什么事,有什么想法。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被看见的,孩子是能感受到父母的关心与重视的。晚餐的这段时间,是家人心贴心的时间,亦是爱意流淌的时间。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编杨伟老师,也是一位参与到孩子成长中的父亲。他去参加孩子的家长会,做家委会成员,还是儿子班里的故事爸爸。
他说自己用笔记本记录过儿子的成长,简单地记录事情,也记录一些心情。写了一本笔记本。有一天,长大的儿子翻到这本笔记本,一边看一边笑,一会又润湿了眼眶。他意识到,原来父母照顾他这么辛苦,原来他是这么成长的。
不止如此,教育行走的发起人张文质老师也是一位好父亲。他主张奶蜜盐。奶,从满足孩子的本能需求开始。蜜,让孩子认识和体察“好的世界”。而盐则是品格与智识的培育。张老师的生命教育理念感动着每一个有童年创伤的成人。
老师们的身体力行,让我们看到了榜样式的好爸爸形象。他们关心孩子的心灵,感受孩子的情绪,重视陪伴在场,在与孩子的对话中与孩子一同成长。
做个好爸爸吧!
不要错过孩子的成长,记录和孩子的相处时光。
为孩子的成长储蓄更多爱与温暖。
让孩子更勇敢地面对未知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