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我接到我妈给我打的电话,当时已经是11点了。
看到我妈的来电我非常疑惑,按照往常家里人的作息规律,这个点他们要么是忙于看剧,要么是鼾声如雷。
我接了电话:“妈,咋的了?“
我妈说:“我有件事跟你说。“
“嗯,您说。“
“刚刚你奶奶半夜起来跟我说,让你千万不要去北京实习,你年龄还小,先认真读书,而且你爸你叔他们也觉得你不着急走入社会。“
我很想跟我妈理论一番,但我不敢,我不想让她操心。
我跟我妈是无话不谈的,我们两三天就得打一次电话,一唠嗑能讲上大半个小时。前天我跟一个HR实习生朋友聊天,他说他实习满3个月了,想找个人替他,翻了一天邮箱,也没有结果。我说我刚好也想找实习呢,不过暂时不考虑HR实习生,倒是对产品运营蛮感兴趣。他就让我发简历他看看,说能帮我内推。
我脑子也是很直,一股脑就跟爸妈说了。我爸妈一直希望我好好读书,读完研究生再念个博士,再不行回老家当个小老师也可以。我一直打马虎眼,就这么回去,战斗还没打响,就要认输了吗。当我把想去北京实习这个想法告知他们,我爸一直跟我强调要在学校认真读书,去北京就不能好好实习,会挂科被开除的,我妈一直在旁边嚷着说你去什么北京,害怕毕业找不到工作还是怎么的,隔着电话我都能闻到紧张的硝烟味。
我很能理解他们的心情,没有父母不希望子女有个好前程,但又不放心子女一个人在大城市闯荡,无依无靠。
但说实话,我真的害怕毕业找不到工作。
2018届的同学,从今年7月份开始就不停地投简历,网申,笔试,面试。所有人都瞄准了大公司,尤其是产品运营岗。刚开始信心满满,以为自己足够优秀,必能在秋招大军里杀出一条血路的同学,到最后却被现实虐得体无完肤。为什么?因为这些人既没有大公司相关岗位的实习背景,不是学霸,也没有拿过相关的国家级、省级大奖,甚至有的人,写满了一堆大学社团经验,就以为自己牛逼到不行。秋招死的最惨的,往往是大学忙忙碌碌没有目标,跟随大流走的人。
我知道自己的短板,我想要一份大公司的实习,我想明年秋招拿到一份有分量的筹码。
心里装着梦想的人,凭什么任性?
一个学长,在国外读了四五年书,研究生回国想进互联网行业,但是没有相关的实习,一次次被大公司拒绝。他十分难过,国外名牌大学毕业,却连本科生都比不过,要从实习做起。挣扎了两个月,他爸看不过去了,托了关系把他弄到知名的金融公司,于是他乐呵呵去报道了。
富二代多了去了,比我努力,学历高的富二代更是多了去了,我不想妥协。
我从来不觉得去北京是吃苦,尽管我一个月只能跟一起群人挤在几平米的出租屋里,尽管我知道压力很大,特别大,既要忙着实习,又不能落下学校的课程,尽管我可能连自己都养不起。困难重重,但如果有机会,我还是想走。高中的时候成绩不上不下,嘴上说自己想去复旦,心里一遍遍怀疑自己的实力,然后在别人为了心中的梦想坚定不移奋斗的时候,我睡懒觉,看韩剧,谈了一场又一场的恋爱。现在回想,除了心里多了几道疤,似乎也没留下什么值得回味一生的回忆。
犹豫,怀疑,懒惰,拖拉,抱怨,不付出,都是我身上的缺点。他们跟了我20年,我还没学会怎么控制他们,反而一次次被他们左右。
这次我想跟自己说,如果有机会做想做的事,就坚持一次,现实不会同情弱者,命运不会怜悯懦夫。
我给我妈打了个电话,说:“妈,我不去北京了,您放心吧,都快考试了,我得复习呢。”
我妈安慰地挂了电话,而我还在继续浏览实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