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老师的分析,很多问题就更明了化了,对方不满足我们的需求就想攻击,想想征服对方认同我们的想法,是自身价值感不足,通过征服别人满足自己我是对的好的有价值的,我控制你我才有安全感和价值感!
从优点看,不让她的缺点占领了我的思想,没有边界感就把自己带到了别人角色中了,盯我们拥有的、得到的,别盯着我们得不到的,在妈妈和叔叔的关系中引导妈妈看到叔叔的好,想照顾妹妹,换种方式让妹妹接受的没有负担。
在对方身上找价值感,证明自己的价值感收获自己的安全感,价值感没被认可就有情绪。
对于妹妹来说适合她的当下的状态是对她好的。
我和孩子的矛盾冲突的模式是:我挑起冲突,然后妥协,我在冲突中坚持不了自己,该坚持一定要坚持原则,明确我们的原则,有范围有弹性,不想面对冲突,那就从源头管理好情绪,不挑起冲突,可以和孩子表达:妈妈现在的情绪不好,让妈妈冷静想想,可以先好奇的去问她为什么……心理是怎么想的?没有透过事情看到孩子的需求和感受,好奇的发问、好奇的发问、好奇的发问!
不理爱人孩子等对方主动来讨好自己,是自己价值感不足,冷战是自我保护,希望别人认同自己,来主动找自己,不来就觉得自己在对方心中不重要!
自己价值感不足,就容易和对方产生对抗、逃离、妥协,孩子说不尊重我的话,或和我有肢体对抗,感觉自己做母亲的尊严被挑衅了,真正的价值感是从一出生就是有价值的!
边界、原则,没有养成,把孩子当成自己一样教养,孩子做不到就生气,当有对抗产生,看看自己是不是哪里传递了对抗的信号。
家庭中人人自醒,自己担责任,还是别人不对就是指责批评我是对的就是控制,接纳就是接受别人和我们不同的地方,她就是她,允许她做自己,她有她的人生,自己满足自己,价值感不需要通过爱人孩子或他人满足,只做自己,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