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这应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实际上也涉及到炎黄子孙的世代延续与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问题。
“百善孝为先”,从相关资料查阅,其基本意思包含:第一、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第二、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第三、“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第四、孝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违背父母、家里长辈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的表现。所谓“百善孝为先”,反映清代极为重视孝的观念。第五、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孝顺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权威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亲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亲的意愿行事。
“百善孝为先”,除了观念上要重视孝顺、孝敬父母亲外,更多地要在行为上落地。这点,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如今的社会,不可否认的是社会节奏转换快、生活生存发展压力大、时间与经济宽裕程度很多时候并不随人愿,这是事实,但我们要深知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做到“世界第一文明”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传承———文字记录从未中断,如落叶归根,如吃水不忘挖井人,懂得根深叶茂与芝麻开花节节高中蕴含的可持续的生态发展的生存之道,注重家文化的传承,注重不忘记祖宗,注重不忘记先辈。因此,在今天,在如今的百年大变局的今天,我们更要强化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传承与发展,让“百善孝为先”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一种观念,更要是我们中国人的一种积极向上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