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shuò)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所以,有道的天地没有私情,对待万物就像对待稻草人一样一视同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有道之人也没有私情,同样像对待稻草人那样对待百姓,一视同仁,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难道不像是一个风箱吗?它看起来中间是空虚的,实际上却不会枯竭,越鼓动风越多,生生不息。道看起来也很空虚,好像不曾存在一样,但在作用于万事万物时,却有无穷无尽的力量。用再多的语言也描述不清“道”,它深奥、复杂,是多层面的存在。我们如果整日停留在对“相对事物”的夸夸其谈上,那是因为我们有了私心,想按我们的私心去引导别人,其实,这样说再多也达不到目的。还不如遵守中庸、无为的客观立场,这样做也许会更加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