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到底是市场说了算,还是政府说了算?
根据费雪的利率理论,利率水平的决定完全是市场力量的作用,它的决定因素是资金的投资机会,人们对资金的时间偏好。但是在前面的课程里其实我们也提到,现代社会里各国的政府和央行都会对利率进行严格的调控和控制。那么政府到底应不应该调控利率?政府对利率调控的好处和弊端各是什么?
大家要区分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一个是市场的力量决定的利率,我们把它称为“基础利率”;另一个是政府干预形成的利率,我们可以把它称为“干预利率”。现实生活中我们观察到的利率,其实是这两种力量综合形成的。
我们先来看基础利率,根据费雪的利率理论,基础利率是市场的基本经济力量决定的,包括时间的偏好、市场里的投资机会、财富的分布情况等等。
举一个例子,比如一个国家如果发现了很多石油,卖石油挣了很多钱,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不是一下子花掉,而是应该存下来慢慢花,像挪威的主权基金、沙特的主权财富基金。这些基金的规模非常庞大,就增加了世界资金市场的资金供给,所以会导致世界市场上的利率低一些。实际上,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的利率水平是呈趋势下降的,这和资金的供给增加有很大的关系,这些资金不仅来自于石油输出国,也来自于各个国家,包括我们国家的储蓄积累。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干预利率。在现代经济中我们会发现,很少有国家会任凭市场的基本力量来决定利率,而是会进行各种干预。比如说美联储加息,就是人为地抬高市场上的资金利率;再比如我们国家的央行加息就是提供存贷的基准利率。通过这些操作你会发现市场上的资金利率变化,不完全是市场的基本力量决定的,而是受到政府的干预。
那么政府到底应不应该调控利率呢?好处和弊端分别是什么呢?
第一,政府调控利率是为了对抗经济周期,当经济不景气之后,政府就降息,降低资金的成本。降低资金成本以后,企业就会更加愿意投资,投资增加就会拉动经济。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后,各个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就纷纷降息,美国一直把利率降到0,而欧元甚至把利率降到了0以下,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刺激投资、刺激消费来拉动经济。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观测到,有很多国家不断地降息,长期地实行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政策,也没有看到拉动经济的效果,比如说日本,从1990年以来的利率就一直很低,前两年也实施了负利率,但经济的增长也一直不景气。
这就是第二点,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说,降低利率能够增加短期的总需求,但是不能够增加长期的供给,也就是说不会增加长期的经济增长率。换句话说,降息和低利率这样的政策,对于长期经济增长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政府干预利率只能够作为对抗短期经济周期波动的工具使用,而不能够作为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工具使用。
所以,政府到底应不应该调控利率是一个伪命题,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政府会放弃调控利率的这种权利。但是政府一定要认识到的是,调控利率对于“烫平”短期的经济波动是有作用的,但是对于促进长期的经济增长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