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来是个很愉快的日子,却因为一件小事打乱了心情。
中午老公在做鱼,我在给女儿做宫保鸡丁(女儿最爱吃),女儿开心地说:“下午只有一节课,四点上,我今天终于可以不用着急,可以好好吃顿饭了。”女儿问做汤了没有,我说还没,女儿兴致很高地说那我来做西红柿鸡蛋汤吧。说着女儿就动手做起来。今天的天气非常好,阳光照进厨房,心里亮堂堂的。我和女儿沐浴在阳光中,说说笑笑做着饭。
女儿端着做好的汤去餐厅,我这边也马上结束准备去餐厅,突然女儿气愤地进来,嚷了一句:“姥姥总是这样!”然后就回到房间把门关上了。老公过来了,我问:“是不是咱妈说孩子什么了?”老公说:“咱妈也真是的!”从老公含糊的回答中我明白了,孩子端汤过去,看到爸爸没有等任何人已经吃上了,就表达了不满,态度和语气肯定不好,姥姥立刻就维护爸爸,指责女儿:“你不能这样和你爸说话,谁家的孩子这样和父母说话?他是你的老子,你得尊重他!”
我平静地过去叫女儿吃饭,她没有回应。我坐在餐桌前,老公吃完离席了。我给女儿发了微信说我已经知道了怎么回事了,先出来吃饭吧。女儿依旧没有回应,于是我不再管她,开始吃起来。看着桌上精心制作丰盛的饭菜,还有女儿惦记了十几天一直想喝的西红柿鸡蛋汤,想想刚才还在欢欢喜喜准备好好吃顿饭,现在却躲在房间生闷气,我有些心疼女儿,心里开始有些堵,也对老公有些埋怨。
餐桌上只剩我和妈妈还有二宝,我默默地吃饭,妈妈开始唠叨起来,大意就是我太惯孩子,孩子不尊重爸爸,将来爸爸没威信。不能允许孩子这样和爸爸说话,必须制止。开始我还不说话,也不反驳,后来妈妈唠唠叨叨又说我太惯孩子,前两年孩子在家吃吃睡睡,什么也不干,我也不引导她。又说去年过年你姐和你妹都说了,你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对……唠唠叨叨把前两年的事都说出来,我的怒气就冲上来了,我对妈妈说:“孩子是不应该说爸爸,但是爸爸做的也不对,你不能不辨是非就护着大人,先去吵孩子。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很多事你不明白,以后你不要参与。孩子前两年是特殊情况,现在已经渐渐在好了,我妹或者别人说什么,我都不在乎,我的孩子由我来教育!”
冷静下来以后,我非常后悔对妈妈的态度。我不后悔说过的话,那是我的真实心理,但是我不应该对妈妈那么恶劣的态度。她们那个时代,儿女对父母都是顺从的,老子就是老子,说什么你都不能反抗。我也明白她批评孩子的出发点是维护我们的尊严,怕女儿以后不尊重我们,看不起我们。但是妈妈这样不分原则地袒护,会让女儿很不服气也很委屈。
其实这样的事并不是第一次发生。女儿以前也提醒过爸爸:“老人没动筷子,你不能先吃。”爸爸嘴上认可,仍然我行我素。所以女儿才会不满。今天如果我在场,我会先肯定女儿的意见是对的,接下来提醒女儿和爸爸说话应该注意语气。可是我不在场,只有事后补救了。
刷碗的时候我在想,这件事要不要和老公谈谈。谈吧,怕他生气。不谈吧,事情会过去,但是没有得到解决,说不定下一次还会爆发。我给老公发了一条微信,女儿的道理是对的,但是态度不对,她可以温和地提醒。老人是为了维护父母的尊严,但是不应该一味地批评。我已经给妈妈说了,以后不让她参与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事。爸爸如果想老年以后得到孩子的尊重,是不是现在要给孩子做个榜样?
老公没有回应,但是也没有生气,我的心放下来了。
下午四点女儿开始上课,下课以后也始终没有出来。以往一下课就跑出房间找我或者弟弟,今天却一直在房间。我不去关注她,吃完饭后,我在厨房做点心,边做边想着女儿这边我要不要和她谈谈今天的事,犹豫不定时,女儿拿着方便面过来,见到我不理。本来我打算一会儿给女儿炸点酱,中午时她说晚上想吃炸酱面,现在见女儿不理我,我不禁有些气,也不理她,任她去吃方便面。如果我问她吃不吃炸酱面,以她的性格肯定会说:“不吃!”我还落了个讨好的嫌疑。罢罢,由她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