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写《路易十四史》,大仲马在皇家图书馆搜寻资料,意外地看到了一本《达尔大尼央先生回忆录》,像那个时期的大部分作品一样,这本书是在阿姆斯特丹的红石书店出版的,因为那个时期的作者既要坚持讲真话,而又不想去巴士底狱或长或短地蹲上一段时间。达尔大尼央叙述他初次拜访国王的火枪队队长德·特雷维尔先生时,在候见厅里遇到了三个年轻人,他们当时正在他请求得到录用的这个著名的部队里效力,名字叫阿多斯、波尔朵斯和阿拉密斯。这三个外国名字引起了大仲马的注意,不过是些化名,是达尔大尼央用它们来隐瞒一些也许非常显赫的人名,要不然就是用这些名字的人自己在由于一时任性,由于心怀不满,或者由于缺少钱财而穿上普通的火枪手制服的那一天挑选的。直到有一天,作者在当代作品中找到了与这些曾经引起好奇心的、离奇的人名有关的记载。
《德·拉费尔伯爵先生回忆录——有关路易十三国王统治末期到路易十四国王统治初期的这段期间在法国发生的几件大事》。这部手写本是大仲马的最后希望,在翻阅中在第二十页发现了阿多斯这个名字,在第二十七页发现了波尔朵斯这个名字,在第三十一页发现了阿拉密斯这个名字。大仲马有句名言:“历史是什么?是我用来挂小说的钉子。”《三个火枪手》正是挂在1625年到1628年这段法国历史的钉子上的一部优秀小说。
上一段文字摘自百度百科。这本小说是我在前段时间看完的,是一个大部头的书。大仲马作为法国重要的作家,产出颇丰,质量也不差。我读书是按照经典来读的,基本先看经典的书,后看随性一点的书。在此之前,看过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对比两部作品,的确有诸多相似的地方。
我在看《基督山伯爵》的时候,就觉得作者写故事构造得有些粗糙,不够具体和细腻,看《三个火枪手》也有同感。不过这可能正是16~17世纪法国人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大仲马的作品故事性还是有的,如果能够再细腻一些,那就是极好的。下面先来谈谈这本书吧
书的主人公叫达达尼安,三个火枪手分别是阿多斯、波尔托斯和阿拉密斯。主人公在中国人眼里算个英雄,有勇气,功夫也好,重义气,在整个故事中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另一方面,主人公在整个故事中,被情感折麽两次。特别是对米莱狄动感情的那一段,让我颇为费解。主人公在这一段中,是为情所困,表现的最为不理智的一段,在我看来不知道这算不算人之常情,大仲马如此思考,有何等意义?在此我是不解的。不过其命运也不是很好,最后被提升为法兰西元帅的时候,被城里的最后一炮炸伤身亡。这也仅仅是作者寄托历史的一个小人物而已,整本书讲的也许就是历史吧。人物的个性特点对我来说,帮助并不是很大。英雄主义于我,缺乏一定的吸引。
阿多斯是隐姓埋名加入火枪队的,原是贵族,名为德·拉费尔伯爵。阿多斯在三个火枪手中是最为成熟稳重的一位,曾与米莱狄结婚,因此深知米莱狄的底细。这样的朋友,往往是团队的核心力量,但因为痛苦往事纠缠或是看破纸醉金迷,往往养成沉默寡言的性格,难以成为团队最有话语权的人。类似于西游记里面沙和尚的角色。
波尔托斯粗鲁莽撞、爱慕虚荣。在情妇的这么一段中就能够看出来。这样的人,在团队中的定位是猪八戒角色。这样的人,在团队中主要起到链接的前端和后端的作用。假想一下,如果西游记里面缺少猪八戒,那么这个团队是多么枯燥,内部压根就没有话题。
阿拉密斯一心想做教士,但是尘缘未了,情缘未了,其举止优雅、灵活善变。这样的人在团队中类似于唐僧,但是稍微又差点。唐僧可以做精神领袖,执着并且目标单一,就是一定要去西天取经,这无疑是鼓舞团队的。在这一点上,阿拉密斯是做不到的,但还是可以做形象担当的。一本正经的抛头露面还是不错的。
正面人物特雷维尔,是火枪手的鼎力支持者。这个角色有点类似于西游记的观音菩萨。一旦发生事情的时候,可以顶着。特雷维尔正直,民主,善良,是十足的正面人物,是个很好的老大爷。博纳希厄夫人也是善良纯真的人物,丈夫愚蠢,太太敢于去爱。
反面人物红衣主教和米莱狄,行事心狠手辣,不择手段。为满足自己的权利欲望,不惜一切代价。看来,在16~17世纪,主教拥有很大的权利,并操纵着整个国家。
三个火枪手这个故事,应该在本人童年的时候看。现在才看,对我的影响不是很大。因此,看书一定是在某个年龄段看某一类的书。如果你现在停止看书,企图在将来的日子里补救是徒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