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候村里还没有通电,更谈不上电视机,只有广播匣子可以让老百姓了解外边的世界,可是那个时候广播匣子播放节目是有时间的,时间短,节目单一。春夏秋三季还好说,大家伙在地里劳累了一天,晚上吃完饭就早早的洗洗睡了,毕竟第二天还得出工啊,可是漫漫冬夜就不一样了,下午五点就擦黑了,躺下早了也睡不着啊,于是串门就成了大家消磨时间的方式。
我的父亲为人和善,五十年代的高小毕业生,算是有文化的人,一直担任队里的会计,又是家族的那辈人的大哥,所以家里特别招人,什么大叔二叔三叔,还有前来商量事的大爷爷二爷爷。晚饭之后,他们有的是自己来,有的是结对来,人一来,母亲就赶紧的烧水,泡上从供销社买来的五毛钱一包的茉莉花茶,拿出装烟丝的烟升,话匣子就打开了。
“挡”的故事
“挡”是乡间流传的一种神秘的东西,如果有谁真的见过,还真不多,但是讲故事的人讲得活灵活现,也大多是复述的。在去我家串门的人里边,有一个大叔,就讲过这样的故事。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以前视为资本主义尾巴的经商,被头脑活泛的少数人拾了起来,但是因为刚刚起步,交通工具基本上是小推车,后来才有了驮货的自行车,营业范围不外乎十里八里的几个村,走村串户,卖个日用品、换个大米、卖个水果之类的。
说是某村有个老汉,年轻的时候没有赶上好时候,现在赶上了,很不服老,用小推车做起了日用品生意,天天早出晚归,收获满满,乐此不疲。有一天下午,在一个村子卖货的时候,有个人说“你看到半山腰那个庄了吧?那里的人舍得花钱,我看你还有不少货,去试试吧”,因为贪心多卖一点货,这个老汉就推车去了,果然,因为这个村子去卖东西的少,货很快就卖完了,这时候太阳快下山了,还是赶紧往回走吧。
时值深秋,天是一天短起一天了,走不多远,太阳已经下山了,老汉又冷又饿,步子想快却快不起来,路还没走到一半,天已经黑下来了,恰巧又没月亮,也没带手电,老汉只能靠微弱的星光和平时对路的熟悉来走路了。
前边快到乱坟岗了,老汉咯噔一下,虽然夜路也经常走,只是今天晚上不同寻常,总感觉后边不远处有人跟着,加上木头推车一些部件走一步响一声,感觉瘆得慌,头皮发麻。
可再怎么也得回家啊,一家老小都等自己回家吃饭呢,不快快回去,家里人还不得急死吗?
可就是怪了,走了半天,怎么感觉又回到了刚才经过的路口呢?这个三叉路口他是熟悉的,刚刚明明是经过的啊!不行,还得走!可能是天黑自己记错了。
为了给自己壮胆,老汉哼起来隔“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什么“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反正自己能哼上几句的,乱来一起呗。又走了一会,这次他大吃一惊,怎么又回到路口了?莫不是遇到“挡”了,这事他过去只是听人家说起过,神乎其神的,难道让自己遇上了?我的那个乖乖,这可如何是好?
“我换条路试试”,老汉想,于是他拐上三叉路口的另一条路,心想我从小也不是怕事的人,一生没做过坏事,做生意也是凭良心的,从不短斤少两,您骚扰俺这老实人干嘛呢?可是走来走去,又回到了路口!
妈的,俺不走了还不行。老汉把车放在了路口,裹紧大衣,靠在了车子上,要坐等天亮。
在这种情况下也睡不着了,等了半天,就听见不远处有说话的声音,和手电的亮光,原来是儿子和侄子结伴来找他了,这下,“挡”不再作祟,爷仨顺顺利利的回到了家。
从此,老汉再也没走过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