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在勇气读书会打卡的第14天,一天整理的时间,可以静下心来,认真地读书,今天阅读的依旧是李政涛教授的《教育常识》,阅读时长大约一个半小时左右,阅读内容是:23.解读教材的三种眼光和24.挖掘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虽然,内容不多,但感觉有些难以理解,可能理解的会有些粗浅,接下来,我就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解读教材的眼光
教材的解读基于三种眼光:成人眼光、教师眼光和学生眼光,三种眼光站在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是解读教材,其中学生眼光是教师眼光的依据,两者之间的联系最值得关注,他们三者是相互勾连、不可割裂的一个整体。
1.成人眼光
教材中的知识最开始是由成人创造的,一开始这些知识或内容可能不是面向学生的,所以,教材知识最初体现的是成人眼光。
2.教师眼光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要参与者,不同的教师面对同一个教学内容,他们的教学目标,教学理解可能都会不尽相同。
3.学生眼光
学生眼光是要求老师在教育情境中,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去思考问题,学生喜欢什么内容?通过什么方式呈现?在过程中学生有哪些障碍和困难?都是需要提前预设,带有鲜明的“学生逻辑”。
挖掘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
作者认为:教育问题,首先是一个价值问题。解读教材的不同眼光和立场,反映的是不同的价值观。每个时代的教育改革,往往需要从根子上,即教育价值。
我觉得:教育过程是一个促进个人生命生长的过程。它不可避免的具有培育人、发展人的功能与价值。不同的教育立场就会有不同的育人价值观。因此,挖掘“育人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中,有两个具体任务是:
首先,挖掘教学内容,即具体的教学文本中必须带给学生的东西。
可以分别从知识、情感、思想和精神、思维、审美和语言等多个视角进行解读。比如语文教学中的字、词、句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数学教学中的概念、公式、数理、思维;英语教学中的单词、语句、特定情境等等。
其次,要读出“此一类文本中的这一文本”,在“此一课堂”对“此年级学生”和“此班学生”的独特价值。
这里听起来可能会有点迷蒙,不同类型的文本(说明文、记叙文、散文、文言文),对学生有不同的育人价值,由此,引发教育目标,教育重难点,教学方法都会有不同的选择;即便是同一类型的文本,内容、呈现的差异,也会有不同的教育价值。
写在后面
【勇气读书会21天打卡】,今天是我的第14天,继续努力,坚持阅读!如果你读的也是《教育常识》,欢迎一起交流!
更多精彩
“互联网+”唤醒乡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