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源于上古神农:“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就是现在的茶。
茶兴于唐朝,盛与宋朝。但在明朝之前,茶叶的交易主要以茶饼也团茶为主,不仅制作工艺繁复,且成本较高,只能满足少部分达官贵人的口腹之欲。大部分人或者说是平民百姓却无法消费。以至于有位北宋诗人在收到友人赠送的团茶之后,是多么的感慨:“一朝团焙成,价与黄金逞。吕侯得乡人,分赠我已幸。”
而后明朝建立,因朱元璋年少贫穷,深知民众之疾苦,为巩固政权,避免前朝因朝廷对茶农的盘剥,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朱元璋下令“废团改散”,从此开创了一个茶饮的新时代,散茶冲泡饮用的习俗一直保持到今天。而另一道政令“废蒸改炒”,减少了古法制茶的繁琐程序,将蒸青的制茶方法改为炒青;又将茶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并推动了其他茶类的发展。
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写道:“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的感觉。”
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永远不会变的。而茶客们对于好茶的追求,也是极致的。但什么是好茶,怎么定义好茶?决不能泛泛的用它的价格来衡量,每一个茶客都有自己喜爱的一款或者几款茶,“食无定味,适口者珍”,说的就是每个人对味道的偏好都是不一样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茶叶目前分为六大类:绿茶,红茶,黄茶,青茶,黑茶,白茶。
不严谨的讲,基本上大部分的人都喝过茶叶,绿茶也许就是他们的“入门茶”。我们且不谈绿茶的功效,因为每一类茶都有着它们无可替代的功效。但是好的绿茶在冲泡得当、温度适宜的情况下:不苦不涩,回甘清冽。
龙井的“淡而远、香而清”,在众多茶叶中出类拔萃,被誉为十大名茶之首。
碧螺春以其“吓煞人香”,在几百年之间被列为贡品茶叶而享誉全国。
庐山云雾,始于汉朝,兴于宋朝。冲泡后茶汤浅黄清透,入口滋味浓厚鲜醇,香气宛如幽兰清幽典雅。
。。。。。。
要细数中国的绿茶,估计一整篇也写不完。
而有一种带着花香的绿茶,逐渐的被大多数新老茶客所接受,甚至越来越多的女孩子也喜欢上了它——茉莉花茶。
根据汉朝《史书》记载,茉莉花最早起源于古罗马帝国,汉朝时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我过境内。在宋朝的时候开始盛行茉莉花茶,但由于当时是士大夫赏玩的香料茶,商品化不高。茉莉花茶因为慈禧太后的对茉莉花特殊偏爱,她经常将茉莉花茶作为礼品送给外国使节和其夫人,所以在慈禧掌权的几十年间,茉莉花一度被认为是“国花”,而茉莉花茶开始逐渐的走向了市场,并大量出口欧洲。
茉莉花茶,是春茶与茉莉花经过多次的结合,才能诱发出如此迷人的香味。而从初春到仲夏,是历时半年才有一次的邂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绿茶的鲜味与花的芬芳完美的结合。
夏至已过,江淮一带渐渐的进入了“梅雨”季节。空气非常潮湿,冷、暖空气团相互交汇,在这样的天气下,器物发霉,人体也觉得不舒服。
但在这样的季节里:
或沏上一杯茉莉花茶,窝在沙发里,读着一本自己喜爱的书;
或端坐在办公室前,伴着沁人心脾的花茶香,为了美好的明天而努力着;
或是约上三五好友,聚在一起,品茶香,论人生;
总之,泡一杯茉莉花茶,是夏日里的绝妙享受。作为一个喝了多年的茶叶的年轻茶客来说,看到很多老茶客对茉莉花茶的态度,觉得他们是有失公允的。但回头想想,也可以理解。毕竟连我自己都是秉承着“食无定味,适口者珍”这个理,我还有什么理由去说服这些人去喜欢茉莉花茶呢?
最后,用一首宋词,来结束今天的闲言碎语。
环佩青衣,盈盈素靥,临风无限清幽。出尘标格,和月最温柔。堪爱芳怀淡雅,纵离别,未肯衔愁。浸沉水,多情化作,杯底暗香流。凝眸,犹记得,菱花镜里,绿鬓梢头。胜冰雪聪明,知己谁求?馥郁诗心长系,听古韵,一曲相酬。歌声远,余香绕枕,吹梦下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