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的语文课,我给学生讲怎样赏析句子。突然发现罗旭东在低头翻看一本书,我一下子就冲过去了……
我从教三十多年,养成了一个固执的习惯。我讲课时候,学生只能静静地听,不能做别的事情。
罗旭东是个很听话的孩子,他来宝龙学堂学习,各方面的进步都很大,学习语文的能力提升很快。上周他写了一篇作文,《给王老师的一封信》,把我赞美了一番,说我如何爱他,他跟着我不但学了很多书本知识,还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这节语文课讲完后,我看见孩子默默地从地上捡起被我打掉的《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他当时是想找我讲的句子是出自哪篇课文。我的心“咯噔”一下有点疼……
第二天,我问罗旭东:“你昨天在课堂上想干什么?”
“我想找你讲的那个句子,我记得在《匆匆》那篇课文里……”他回答说。
我轻轻地摸一下他的头,想说点什么却没有说出口。
我反思自问,我为什么那么暴躁?是因为内心还有“师道尊严”的虚荣在作怪?还是本来就烦着哩?抑或是不自信?……孩子很大度,没有作任何解释,包容了老师的鲁莽。而我不能装着没事人一样,忽略了自己对孩子造成的心灵伤害!
我想,我应该对孩子说出口的话是:对不起!
我想,我完全可以避免此类事的发生,如果冷静三秒钟!
我用一秒钟时间看清孩子手上拿的是什么书。
我再用一秒钟时间分析他看书的目的。
最后一秒钟,我选择恰当的处理方式,而不是粗鲁!
可是,我没有给自己这个时间,半秒钟的时间都没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