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眼里,
不论是一扇门,
还是一个马桶,
它们都是有生命的,
而对待生命就需要用心。
但是在别人眼里,
她只是最卑微的清洁工,
而且还有更令她尴尬的事,
是作为战后遗孤中日混血的身份。
她叫郭春艳,
1970年,出生于沈阳,
她的父亲是日本人,
母亲则是一名中国人。
这样的身份,
却在她童年生活蒙上了阴影,
无论在哪上学,
她都被骂做“日本人”。
17岁,她们举家迁回日本,
郭春艳更名为新津春子。
但是即便到了青年,
她的日子依旧不好过。
在这儿,所有人又骂她“中国人”,
语言不通,加上自己的东北口音,
她只能选择作一名清洁工。
那时,她心里只有一个想法,
就是一定要比别人更用心,
做的更好自己才能被聘用,
别人看不到死角,桌椅的背面,
她全部都不会放过。
1995年,春子被日本机场大厦株式会社录取,
成为羽田机场一名清洁工。
这里每天的人流量超过20万人次,
然而,这里也是最瞧不起她的地方,
很多人常常在她面前丢垃圾,
即使垃圾桶就在不远处。
“他们或许根本没把我当人看吧”,
作为一名工作者,
也得不到别人的一点尊重,
只因为是最低微的清洁工身份么?
春子心里暗下决心,
“从我开始,一定要改变他们的看法!”
之后,她开始学习各种清洁技能,
熟知上百种清洁用品的特性、用法。
更幸运的是,
在这儿她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铃木先生”,
铃木先生,精通污迹处理,号称业界牛人。
在此之前,清洁只是她为了生存的手段,
而现在,清洁变成了她为之奋斗的事业。
有了铃木先生的指导,
春子对清洁越来越上手,
可是无论做的多好,
铃木先生也未曾夸过她一句,
只会告诉她,“再用心一点”
她心想着,
或许自己只有得了奖,
师父才会觉得骄傲。
于是,在2006年,
她报名参加了“全国劳动大赛”。
整个比赛,
春子都按照铃木先生的指导操作,
比赛结束 ,她满心欢喜,
然而,却只得了第二名。
她不明白,
自己每一步都已经做的很完美、很细心了,
为什么拿不到第一?
一旁的铃木解释道:
“因为你没有对人的温柔感。”
春子还是有些不明白:
“对一个东西能有什么温柔感啊?”
铃木摇了摇头:“你用的东西的确没有心,
但你想过做出这个东西的人吗?
如果那个人看到你这样使用这些东西,他会伤心的。”
春子顿悟,
在第二次的“全国劳动大厦”中,
她毫无压力的夺得了冠军,
当她开心的与铃木分享时,
铃木笑着说:“不用你说,
我知道你肯定会拿第一的。”
然后,他指着她对其他同事说:
“春子是我教出来了的。”
那时,春子心里油然而生一种浓浓的自豪感。
“过分地强调技术最多只会把大家变成扫地很好的机器人,
真正干好工作,不在于技术,而在于用心。”
于是,在不打扰客人的情况下,任何一点灰尘,
哪怕是一根头发,她都清理的干干净净。
春子还将自己的技能教给其他工作人员,
像门的内侧,要使用弱酸性的清洁剂,
再用水抹布擦拭,
这样门的寿命会更久一点。
就连刷个马桶,
她都会拿小镜子,
照一照看不见的地方,
再打扫一遍。
秉着精益求精的态度,
她服务的羽田机场,
连续三年获得“世界最干净的机场”的称号,
而她也被评为“国宝级匠人”。
不久后,当她再次打扫卫生时,
很多人会对她说,你好,辛苦了…
曾经所有的委屈仿佛都烟消云散,
她带领着自己的团队昂首挺胸的打扫。
然而,这时春子却说:
“还不够,我要做的更好”
于是,她领着700多人,
教他们中文,
碰到中国旅客时会主动说声,“你好”。
而且机场的地板被他们打扫到反光,
窗户、扶手每一个死角都不放过,
为了小朋友们的健康,
为了那些对灰尘敏感的人群。
她还会与清洁厂商联系,
发明更实用的清洁工具,
防止室内滋生细菌,
就连灭火器把手都不放过。
后来,她把自己的技能写进书里,
一共出了5本,
在亚马逊上销量超过150000,
只有中学学历的她,
成为了畅销作家。
接踵而来的是各种采访,
和大大小小的讲座,
预约到9个月之后,
而春子只有一个要求,
尽量在机场进行,
方便她进行工作。
若不是,NHK拍摄了一部她的纪录片,
大约没人会留意,清理一处饮水池,
她会更换三种清洁剂:
用中性清洗剂除去水池表面的油脂,
在藏污纳垢的下水口换成强酸性除垢液,
酸性洗液在容器表面停留不能超过十秒。
这还不够,
最后还要用含有研磨材料的洗剂把饮水池冲洗一遍。
而她的用心,
换来很多人的尊重。
回顾曾经,春子说:
“她想要回到1987年的东京,
找到那个跪在某商场地上,
正擦着瓷砖的瘦弱女孩;
我要告诉她:
不要急,再用心一点。”
21个年头过去,
春子还是一名清洁工,
但她依旧一如既往的,
尽心尽力,充满快乐。
就依如,春子所相信的:
“清洁工的地位,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日本都很低,
但是我不介意,
因为我觉得自己的工作超越了清洁工的范畴,
而是一门了不起的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