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金钱问题实在讳莫如深,为此,我们愿意用比孩子们试图隐藏起令人光火的分数还大的努力去避免谈及这一话题。
当曾经被父母严厉呵斥“这你不用操心,你好好学习就行”的我们长大成人,收到第一桶金,有了自己的小孩儿,历史难道不得不重演一次?我们是否忘记了孩童时代天真发问背后的迷惑?是否确定想让我们的孩子也经历一遍,直到逐渐长大后从其他地方用语焉不详的内容拼凑起我们不甚了解的金钱观念?
为什么我们无法坦诚地告诉孩子“咱们家还挺有钱的”或者“咱们家没什么钱”。其中一个因素恐怕是担心孩子和同伴分享这个信息,从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问题是,避而不谈也仅仅是把麻烦推后而已,并且很显然,这可不是街坊邻居窃窃私语级别的麻烦,而是关乎孩子的价值观的更为深刻的麻烦!
对金钱和物质的态度将贯穿孩子的一生!
众所周知,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60后还在为吃饱饭发愁,70后也不甚宽松,80后的一部分享受到时代剧变的早期福利,另一部分在懵懂时就目睹了家长下岗后的唉声叹气,90后的独生子女大军终于实现了物质的丰裕,被冠以小皇帝和小公主的嘲讽称号,00后更是自出生起就被太多的高科技环绕,还不会说话时就知道怎么滑动手机屏幕,10后认为世界正等着他们登上舞台,以上统统是昨日黄花,更不要说20后正在赶来的路上,眼看又要引领一波“这届年轻人不行了”的新话题……
几十年里,有人高调炫富,有人低调退步,财富榜刷新一轮轮,学区房涨价一次次,金钱的诱惑前所未有,物质的刺激变本加厉。一夜暴富不是神话,幸运锦鲤只要转发。苹果变肾机,高奢靠分期,消费主义深入毛孔,精致生活绑架自我。
我们的孩子就出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全世界都在争着抢着和他们谈钱,你却说谈钱太俗太尴尬,“小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这时候最应该做的就是读一读《反溺爱》这本书!
不管是“为什么谈钱”还是“如何谈钱”,这本书都给出了可靠的阐述和操作性极强的建议,即使考虑到中西方文化的区别,这些建议也颇具启发性,值得家长细细体味。
令人惊喜的是,这完全不是一本说教类型的乏味的书,得益于作者积累的丰富的真实事例,我们能观察到许多家庭在这一问题上的处理方式,这也让本书的阅读体验格外轻松。
全书共分为九大课,每课中又分为不同的小节,涉及到有必要和孩子谈钱的原因、如何开始、零用钱问题、消费问题、如何不让孩子重视物质、谈捐献(非常西方的问题)、孩子和工作、感恩文化以及多少钱才够,这应该能覆盖大部分为人父母者养育孩子期间会遇到的问题。
除去第一课“为什么要和孩子谈钱”以外,另外八课中有五课侧重于行动措施,另有三课侧重于价值观的培养,这三课的标题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父母普遍对子女的期望,分别是“如何不让孩子重视物质”“让孩子知道自己有多幸运”和“多少钱才够”。
如何不让孩子重视物质
对于父母来说,小心翼翼地让孩子既能享受到足够好的物质生活又让他们不至于耽溺于物质享受是个难题。毫无疑问,家长的成长环境和子女往往有天壤之别,不管是准备采取何种措施来对孩子进行培养,注意到这一点都尤为重要。
我有一个朋友在工作后下定决心开始学习古筝,她花四千块买了一架古筝,又买了课程,这些开销在抚养她长大的外婆眼里浓缩成一句疑问:“学这个有什么用?”在老人家看来,所有和吃饱穿暖无关的事情都是浪费钱财。
倘若她还没有经济独立,学习古筝必然很难得到家人的理解,这就是一些孩子面临的实际困境。
家长能否理解孩子对于物质的真正需求?是否能准确判断孩子是真心喜爱还是出于虚荣?
代沟的客观存在,对父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拒绝孩子的哪些请求?该答应哪些?该用什么方式、什么理由?
《反溺爱》提出的避免孩子变得物质主义的方法中有一条是中国家长们容易忽视的,那就是用非物质来满足孩子。
比如逢年过节,可以用一个丰厚的红包让孩子开心一下,也可以送出一些别的意义非凡的礼物。往往后者更能经受住岁月的洗礼。
这么做的隐含逻辑很简单,就是要让孩子的感受不拘泥于物质,让孩子明白,比起新的赛车或芭比娃娃,有一些东西更为重要,且独一无二、不可替代。当孩子正确意识到后者的珍贵,自然就不会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钱和物质享受上。
在日本国民级长篇动画《樱桃小丸子》中有一集,小丸子送给家人的礼物是自制的按摩券,这个细节当时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原来饱含心意的礼物也可以如此简陋,同时如此动人,并且能缔造家人们共同的幸福回忆。
让孩子知道自己有多幸运
让孩子得知真实的家庭条件对贫穷的父母来说是一项挑战,多半是出于不想让孩子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的担忧。然而,对于富有的父母来说依然是挑战,因为担心孩子会因此骄傲,或产生攀比的心理。
我妹妹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条件算比较优渥,直到她和一位朋友相约去旅行。这次旅行显然让她感慨良多,特别是她可以随心所欲地购物而朋友却不得不精打细算,对她震动颇大。我想直到那一次起,她才开始认真思索自己的生活条件。
这种方式在《反溺爱》中用更加直白的语句描述出来“帮孩子建立跨阶层的友谊”,听着就要让我们这些大人如芒在背了。阶层的差异一直存在,即使我们再视若无睹也无济于事。
幸运或是不幸的是,我们大部分人都在条件比我们更优越的人面前才会清楚察觉到阶层的隔阂。无论如何,这种方式都对让孩子尽可能客观认识世界有帮助,与其编造一个“大家生活都差不多”的善意谎言,不如抓住时机尽早让孩子看清真相。自然,父母首先要做到不卑不亢。
在我家里,但凡谈起家庭条件,父母总是欣慰地说我们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是一个很好的说辞,真实又让人安心。如果孩子长大后想要追逐更好的生活,那也无妨,随时可以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免得在大千世界里心理失衡,让生活幸福感降低。
多少钱才够
在多少钱可以令人满足这个话题上,最永恒的回答肯定是“多多益善”,因为人的欲望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膨胀。
大人如此,孩子亦如是。
没有家长能教给孩子赚到多少钱才够,也很少有家长能教给孩子如何赚到大钱。对于多少钱才够的问题,家长们只能从另一个方向去教育孩子,即让孩子建立消费原则,并且学会取舍。
没有止境的欲望和有限的钱之间存在着永恒的矛盾,关键在于内心要理解做出选择的原因,确保宝贵的钱确实花费在最想要买的或是最值得的事物上。
联系到前不久的一则热搜“90后超一半网贷”,似乎90后的成年人们在这一点上成为了反面教材,这足以提醒我们,《反溺爱》中列举的可不止是孩子们才会遇到问题,大人们也一样。
归根结底,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必须匹配,寅吃卯粮一时痛快,带来的长久负面效应却会令人不寒而栗。
作为家长,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陷入如此境地,那不如从现在开始,跟随《反溺爱》条理分明的步伐,摆脱消费主义设下的恶劣陷阱,不再做物质享受的努力,一起和孩子建立正确的金钱观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