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现在作家长的人真是不容易,我小时候读的厂矿子弟学校,父母也没时间来管我,放了学就和小伙伴们去玩了,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父母基本都不会去过问学业的事情,更不可能去陪读,或者带各种学习班。那个时候家长的目标就是把孩子健康养大,管孩子不饿,以后能有一份工作,这个是那个年代大部分家长的心理状态。至于他们是不是想孩子以后成材,如何成材,可能大部分家长都没认真考虑过。
现在的孩子就不一样了,那天拜读一篇文章说香港的家长要赢在射精前,他们要选择孩子的出生月份,1-4月出生的孩子更被香港幼儿园青睐。
我是从事单车运动行业的人,这个行业自从214-2015年就开始滑坡,2016-2017又被共享单车行业摧残的满目疮痍,如今这个行业每况愈下,但是行业有一个分支pushbike也就是孩子的平衡车行业现在非常红火,我台湾朋友告诉我,他们出的轮子在中国北方地区特别好卖,2个轮子1万多,北方的家长都特别喜欢攀比,孩子在3-5岁这个阶段已经开始了激烈的竞争,要赢在射精前,还要赢在幼儿园,孩子从小就要拼。
我儿子的玩伴,某一线城市3-4年级学生,3年级开始每周要去学而思,打高尔夫球,父母也都是高学历,高收入,名校毕业,家长们丝毫不敢松懈,基因良好,也一定要拼,要赢,爱拼才会赢。人很难摆脱自己的生活圈子,看到别的孩子在进步,在上课,就开始焦虑不堪。所以小学是丝毫不能松懈。
反观我自己,觉得自己是个奇葩,2011年从原单位辞职,就一直在做电商,为了家人有更好的物质生活,一直埋头苦干,儿子幼儿园读的是很不知名的幼儿园,儿子小学读的也是很普通的小区里面的小学,做电商的圈子是非常小的,也没多少时间和人交流,焦虑可能比其他家长更小。儿子这么多年,唯一就是小学一年级学的钢琴没放弃,其他的爱好基本上已经没有学习了,托管,各种补习班也没让孩子去读,我这人也懒,直到上个学期,也就是儿子六年上学期给儿子报了个学而思网校,儿子妈妈给他找了个英语老师,在立刻说报了班学习英语口语。儿子的周日可能是压力最大的,早上8:45-11:00 学而思数学课,下午4:30-5:45 英语课,6:35-9:00学而思语文课,儿子说今天还报了一节立刻说45分钟,早上儿子起床就不想上课了,我主动告诉儿子下午语文课不上算了,以后我也不想再报这些班了,给儿子留个英语课,其他都不要了。孩子才12岁,这个强度,可能很多成年人都无法承受,更别说心理还不健全的孩子。当然我也有错的时候,在孩子三四年级学习兴趣旺盛的时候,其实在他自己有兴趣的基础上可以给他报些他感兴趣的班,比如科技方面的一些班。
孩子重负之下焦虑的其实是家长,生怕孩子比别人差,昨天我和儿子说,我说我不希望你去靠什么第一,做个二流学生也挺好的,做第一多难,天天怕被超越,一次没考到第一,可能就被家长数落,我说儿子,按照你现在这个模式发展下去,你估计就是读个国内二三流的大学,顶尖很难。现在每天给儿子ipad 上面50分钟游戏的权限和40分钟的娱乐权限,儿子每天还是保留了一定的娱乐时间的,我曾经对他游戏和娱乐是很大的抵制的,但是发现很难禁止,既然禁止不了就开放吧,儿子说他还要去参加电竞学习班,我也表示同意,作为家长可能也要与时俱进吧。
今年儿子面临小升初,从去年我也开始焦虑了,毕竟不想让儿子读个较差的学校,或者说是不适合孩子的学校。儿子就是去年12月投了一个二三线民办学校简历被录取以后,之后我就没关心过了,直到今年4月份,没心没肺的我发现原来离家里比较近的民办学校3月底就招满了。所以这一个月以来一直在恶补了解各种学校,到现在为止儿子读哪个学校我也还没定,而且孩子妈妈希望他去深圳读书。
我提醒孩子家长注意几点,小升初的家长要注意,因为孩子已经12岁了,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第一,你选择的学校是你想去还是孩子想去,第二,你给孩子以后的规划或者打算是不是为了弥补你自己的遗憾,第三,孩子的人生只有一次,你是希望他多一点快乐,还是希望他现在多努力一点,以后可能人生顺利点。学历再高,也未必道德水准高,特别中国人还是要知道什么是忠孝仁义四个字。不要忽略孩子的道德教育。其实美国教育也是有功利性,只不过他们的功利性是塑造更全面的人,而我们的功利性在于分数,在于各种证书和考级。
最后附上一个人才培养目标,与家长共勉
Thinkers 勤于思考
Balanced 全面发展
Principled 坚持原则
Risk-takers 勇于尝试
Caring 懂得关爱
Open-minded 胸襟开阔
Knowledgeable 知识渊博
Inquirers 积极探究
Communicators 善于交流
Reflective 及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