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课上给学生们复习小说交织类叙事专题,呈现了近几年频繁出现的“故事与新编”“历史与现实”“科学与文学”“纪实与文学”等交织类叙述的专题考察题,然后让学生旧题重做,面批面改。
当我看到一些学生把上个周末刚做过的考题做得乱七八糟的时候,一股怒气遏制不住地从心底往上升腾。我指着屏幕大声说道:“我不知道你们考完试对答案都更正了啥!我讲课你又听了啥!我觉得我就讲了个寂寞!”台下顿时鸦雀无声,被骂的同学羞愧地低着头,大气不敢出。
出气的那一刻确实很爽,学生被骂确实也没意见。我一年也就骂这一回。但是过后,我又觉得自己好粗暴。一是马上要高考了,学生需要更多的鼓励;二是那些依然不得要领的同学,岂又是破口大骂能够骂醒的呢,白白增加他们的迷惘和压力罢了。
今天和徐老师相约一起重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翻开第一章,标题就赫然写着《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读完让我懊悔不已。
我脑子里常常住着“抽象的学生”,以为他们一定可以完全理解我的想法,老师讲过他就可以明白。实际上,每个学生的理解方式都可能不太一样,如果他们的思维频道跟老师错开,是完全没有办法接收到老师的信号的。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今天我家孩子做数学题“在50份水中加入7份盐,盐占水的几分之几,盐占盐水的几分之几”。对“盐占盐水的几分之几”她是如何也理解不了,她认为盐溶进水里了,不见了,所以盐水还是50份。这是孩子的思维,从她的角度看,一点问题没有。
当我了解了她的想法之后,我顿时就明白她为什么会做错,而且能更好地去帮助她,不会简单粗暴地骂她“蠢”,因为从孩子的现有认知来看,也是存在一定的道理的。
所以,对于那些认知水平还达不到我们所想象的水平的学生,需要的可能不是责骂,而是更多的理解和帮助。否则,他就可能因为老师的责骂而堵住了求知的大门,甚至是高墙,这样我们再想敲开这扇门,就很困难了。
我没有办法做到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给学生布置不同等级的作业,但是,蹲下来倾听孩子真实的想法,逐一的去帮助他,多多少少还是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