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梦逐日
晨起追光又向东,天边缺月尚明胧。
狂奔水尽云穷处,日现东方有尔同。
凌晨竟然梦到自己在旷野上狂奔,胡乱赋诗一首《夜梦逐日》,献给挚爱的晨跑。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而现在的我们,总在透支生命,明明说好,要拒绝油腻,拒绝熬夜,拒绝焦虑,要锻炼身体,为什么还是在不断触及健康的底线。
最近这身体着实脆弱,停跑月余,一次咳嗽,两次感冒,昨晚又牙疼。牙疼不是病,却实实在在让我一夜没睡好,临近清晨迷迷糊糊做了这么一个梦。
早上起来头昏脑胀,两眼发肿,在江南不到10度的潮湿天气中走了5分钟路,竟然全身冒汗,几时虚成这个模样。
是老病有孤舟,还是百年多病独登台?
问题在哪?
最近在简书日更,让自己养成了每天写作的好习惯,却没发现,自己的时间都扑在手机和电脑屏幕前,这所谓的日更到底是良药,还是毒品?
目前在简书上日更千字文15天,刚刚清点了下,竟然有11次都是在深夜23点之后更完的,以前23点前入睡的好习惯完全毁了,然后早上起不来,还有晨跑什么事!
简书:不背,这锅我不背!
别抱怨写作给我带来的痛苦,说到底是没做好时间管理,我又不是罗志某,不是马斯某,也不是哈佛学生。
前几天为了追忆青春,买了本《青年文摘》,其中有篇文章是哈佛学生自述每日24小时:早上6:30起床,白天各种学习,真实社交,一直到半夜1:00点在冥想中入睡。
看完我惊呆了,这才5个半小时的睡眠!如果不能保证良好的睡眠,怎么能安排好一天忙碌又紧张的学业。不过我看到他们早上起来后必做的一件事:40分钟的运动健身。
我相信,他们能这样度过一天,一定和运动脱不了关系。
但这睡眠时间还是不适合我,我依然坚信要达到7个小时,然后运动也得捡起来。
周三就回家了,别用在外不便作借口逃避了,说好跑一辈子的呢,怎么才跑了四年就停了,2021年1000km的目标还要不要了。
迷上简书后,也迷上了评论,读别人的文章,不知是不是因为刚开始的三分钟热度。时不时要掏出手机,看看有没有人回复我,有没有人关注我,刚发的文章几人已阅,何人评论,于是有了以下的手机使用时间:
几天不看这个手机健康app,简书的使用时间悄悄来到第一名,甚至远远领先于第二名,我想我真的是着魔了,是时候解脱一番了。
早上起来跑个步,把心情调整好,把手机扔一旁,写作就用电脑打字,写完再复制到简书上,直接更新一波完事。
当然我不能和简友们说拜拜,回复时间和查看时间,一定要控制好,统一在饭后吧。
华杉在《华杉讲透<资治通鉴>》第一册自序中写到,:
写《资治通鉴》,是因为它篇幅太大,现在很难有人能花精力去写,所以我就想利用我的优点——能下日日不断之功,滴水穿石——利用每天早上5∶00到7∶00的写作时间,花上十年,把这个工作做了。
我肯定做不到华老师这样,毕竟要分出一半的早起去跑步。但这种时间管理应该是非常可取的。
当简书app成为我时间管理上的累赘,我是多么爱她啊,好好的跑步,竟然只能放在梦里。
这样真的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