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作者,就很难真正了解作者的作品。读诗也是如此。想想我以前上学时候,学习古诗,都是学一首背一首,自己觉得背过了,能默写,把老师讲的译文都记住了,就学会了,当然一般情况下,做到这些,应付考试也不成问题。然而这样的做法,学过的诗都是零散的,诗人的形象也是拼凑的,如今再听儿子背诗,才恍然大悟,我以前的做法真的好low[捂脸][捂脸]
就说陆游吧,我以前读了《钗头凤》中“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只觉陆游是个重情重义的性情中人,再读到《游山西村》中“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又觉得陆游是个内心豁达,心胸宽广之人,读到《示儿》中“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又觉得陆游是个爱国诗人。当然今天儿子背《冬夜读书示子聿》,又顿觉,原来陆游还是个重视家庭教育的好父亲!
但是总归印象是东拼西凑,不饱满的,今日听小王同学侃侃谈来,才恍然大悟。
我也越来越觉得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想理解作品就要了解诗人,要了解诗人,就要了解诗人背后的历史背景。所以将人物放入历史背景中,人物便鲜活灵动起来,将作品带入人物中,作品便注入了灵魂!所以想复兴传统文化,我们是不是应该先试着去努力了解,学习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