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妞儿》最打动我的是文化观念的传承。当前躁乱的环境下,精致的利己主义盛行,为了一个女人去出头打架,以致犯法蹲大牢,不是傻子又是什么!但这个社会缺少的就是黑子一样的傻子!缺少为维护正义而不计个人得失的男人!而话剧《北京大妞儿》再次弘扬我们日渐遗失的传统文化:共度难关的发小情谊、忠贞不渝的爱情观、不离不弃的一家人等。
发小一词,起源于北京。就算多年未见,就算万水千山,见面也没有违和感,遇到问题也能一同面对,发小之间没有功利、不沾浮躁。我家孩子与两个发小高中同校不同班,三人关系极好,有一次,他的一位同班同学跟我说:阿姨,我好羡慕有发小的,我也想有个发小。发小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独生子女的兄弟姐妹,是世间除父母外最亲的人。
剧中有责任敢担当讲义气的男人,还是知恩图报忠贞顾家的女子,都应在网络时代大力提倡的。燕子与黑子都默默地守护着对方,爱着对方,愿为对方付出。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尽管当前社会车马很快,书信瞬间到达,但这些痴心人宁可等待十年八载也无怨无悔、甘之如饴。还有刘成与程红夫妻二人有难同当、不离不弃的感情,与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当头各自飞形成鲜明的对比。
胡同人员大幅减少,人情缺失,胡同文化岌岌可危,如同象征农耕文明的乡村文明逐渐没落一般。保护胡同院落,保护街坊里道的情谊与正义,不让胡同文化消亡没落,给后世北京人怀旧情绪有赖以依存的乡愁寄托。不知这是不是编剧和导演的初衷之一?
胡同院落的未来我们不得而知,但几千年的文化不能忘却,民约家庭精神要一直传承下去。
另:即便是疫情期间不能对外演出,也经常看到这个剧组演员忙碌排练的信息,投入、有活力,主动地逼自己一把。不为眼前困境所扰、在沉默中积淀等待薄发,日拱一卒,功不唐捐。果不其然,整个演出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自然。无论是大成子拿痰盂的身影,还是燕子刚回北京的装腔逗乐,每个演员都拿捏得非常精准,既有艺术创作的夸张,又不失生活的到位。本剧将娱乐性与文化性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