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先生的《人间一趟,尽兴而已》是部散文集,光看书名就看出梁先生的随性,文字里透露着生活的气息,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有对生活的记录与感悟。全书分为:一生念安落字成暖、三三两两故人旧事、也已不回未曾逃的、各有各忙人间百态、远望当归岁月疾驰。期间的文字都体味着梁先生的乡愁,一如他前言所表:
大概人都爱他的故乡,离乡背井一向认为是一件苦事。其实一个人远离家乡,无论是由于任何缘故,日久必有一股乡愁。我是北平人,我生长在北平,祖宗坟墓在北平,然而一去三十余年,“春秋迭年,必有去故之悲”。人于其家乡往往有所偏爱,觉得家乡一切都比外乡的好。
《人间一趟 尽兴而已》都是关于北京城的事,对于吃,先生吃得讲究,吃得也有学问。
关于豆汁儿,是故乡的味道,吃得是一个满头大汗,喝得是一个“豆汁儿”是加“儿”的哟。就是在北平,喝豆汁儿的人也是以北平城里的人为限,城外乡间没有人喝豆汁儿,制作豆汁儿的原料是用以喂猪的。但是这原料,加水熬煮,成了城里人个个欢喜的食物,而且这与阶级无关。南方人到了北平,不可能喝豆汁儿,就是河北各县也没有人能容忍这个异味而不龇牙咧嘴。豆汁儿之妙,一在酸,酸中带馊腐的怪味。二在烫,只能吸溜吸溜的喝不能大口猛灌。三在咸菜的辣,辣得舌尖发麻。越辣越喝,越喝越烫,最后满头大汗。看了这,如果还想尝尝老北京的豆汁儿,一定要按梁先生说得那样找,那样喝。那才正宗不是。关于满汉细点,能说出“萨其玛”的来路,说到花糕更是引入清李静山的《都门汇纂》中的一首竹枝词:“中秋才过近重阳,又见花糕各处忙。面夹双层多枣栗,当筵题句傲刘郎。”
爱做菜的也可从书中学到几手。比如这水晶虾,非用白虾不可,为的是做出来颜色纯白。七分虾肉要加三分猪板油,放在一起剁碎,不要碎成泥,加一上点点芡粉,葱汁姜汁,捏成圆球,略按成厚厚的小圆饼状,下油锅炸,要用猪油,用温油。炸出来白如凝脂,温如软玉,入口松而脆。蘸椒盐吃。你有没有流出口水来。想吃就做起来吧。
说到北京的烧鸭,其中提到把鸭填到肥,真是感觉有点惨人。庆幸现在没有那样做了。”如先生所说“可见在什么地方吃什么东西,勉强不得。”
《人间一趟 尽兴而已》也描写了北京城当时的乡情风貌,我们也可与现在作个对比。别的不说,先生所说的“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的北京城景象怕是现在再也找不到了。
教育子女,自古是个大问题,由其是对金钱的教育。《人间一趟 尽兴而已》中有一篇《钱的教育》我感觉对现代父母也是很有指导性的。梁先生认为“小时候在钱堆里打滚,大了便不爱钱,这道理我却不敢深信。”他讲述了自己小时候对钱的认为是从神秘感开始的。大人给他们每小孩子一个“小扑满”告诉他们把钱一个个的放进那个小孔里面,积着,积着,积满了之后扑的一声摔碎,便可以有笔大钱。(从这描述中我猜测这小扑满是现代讲的储蓄罐之类的东西,只是现在的储蓄罐都不只有一个入口了,材质也多半是不易摔碎的那种了。)起初他很兴奋,一有点节余,就放到小扑满里,听那一声“当”响,后来,想买冰糖葫芦和糯米藕时,才发现小扑满里的钱是拿不出来了,开始明白小扑满不是玩具,是强迫储蓄的一个陷阱。当梁先生想吃学校门口的美食时,两天省下早点钱换来这无名的美味时,明白了钱的用处与没钱的苦处。所以梁先生认为教育孩子对钱的看法,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钱从哪里来,二是钱到哪里去。让孩子为家庭服务领取报酬也是不可取的,这样虽然可以让孩子知道通过劳动换来钱,可是也为因为没有钱而参与家庭劳动,这便谋杀了人与人之间的情分。他认为大人的示范作用远远超过过早的让孩子对钱的实习。让懂事的孩子参与家庭经济会议,共同讨论家庭日常开支与预算应该是个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