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道德经》前,建议大家先学《庄子》的《天下》篇和《让王》篇。上来就学《道德经》,容易学成“诈术”。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不动心与养勇:守气与守约
分享的开始,先探讨一个儒家的概念,孟子与公孙丑师徒的对话。
公孙丑拍师父的马屁,齐国要是用您为卿,给予管仲般的大权,再次称霸九合诸侯,人间一派大同简直分分钟。这个事不需要讨论,但,师父,假如有这个机会,您会动心吗?
孟子老人家很深沉地回应:不会的,为师40岁就不动心了。
公孙丑绝对的好学生,标配般继续追问:“师父,您能给我讲讲吗?”
孟子答道:“可以呀,从养勇开始,有勇的气魄,凡间世俗的富且贵,自然于我如浮云。养勇的路径一般两种,一种如北宫黝一般,功名利禄我视之为粪土,没有权宜一刀切;另外如孟施舍,骨气是有的,而且有必胜的信心和信念,但是会评估形势,正所谓为了必胜目标可以路径曲折,忍辱负重。如果非要给两种养勇起个名,可以叫守气,一个叫守约。守气,二者相较反而容易,只要舍得死就可以;守约,反而不容易,有所保留必会有所顾忌,但能做到内心坦荡,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可往矣。”
希望大家可以从中体悟到不动心,养勇,守气,守约的联系。
同出而异名的有无们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
有美的话,一定就有丑,有善就一定有恶,正如红花总需绿叶配。除了这两对“欢喜冤家”外,还有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等。总之,同出,并且一定有异名的存在,如影随行。
圣人是怎么做的,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首先圣人要做事,要行教。这是前提,也是责任。
只不过手段选择上很低调,选择无为的、规避大张旗鼓的方式,紧扣规律:所有事物都会有兴起的天然生命力,在幽微处做些工作,之后就交给事物自己。这是手段。
不去图功,不去求名,表面是推功,拒绝了功劳往自己的倾斜,但当你这么做,就自然有一种力量,去平衡,那就是外面的人会主动地把功劳放在圣人身上,这样就实现了是以不去的圆满状态。这是最终的理想状态。
多大的气象,多宽的胸怀,多么的睿智和远见,才可以做到圣人这般!我们作为芸芸大众,看来只能不断的修行和验证,退一步海阔天空,也许就可以别有一番洞天。
说明:本文为阎耀永老师学生的学习心得,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