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人类文明的跨越式进步,是从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开始的。也就是使用归纳、演绎、辩证等思维规律,去认知客观世界,把事物从未知转化成已知,并从已知来推导出更多未知的能力。
那么,有没有一种重复,是只要我们每天练习,就可以增加我们其他活动表现的?
如同通过练习自己的肌肉,来提升每一种需要运用肌肉的运动表现,通过练习思维规律,提升自己在认知事物,解决问题时的表现。
答案是肯定的。
只不过这种重复的对象有些违背人性——当然,大部分对一个人身心有益的事总是违背人性——就是重复「枯燥」。
枯燥是任何学习过程中都会出现的心理状态。它意味着我们认为这项技能、这个事物已经没什么新鲜的东西了——我们的头脑总是格外渴望新信息的输入。因为新信息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出于这种渴望,我们就会认为当下正在从事的任务索然无味。
真实情况当然不是那个样子的。
任何一种能力拼到最后,都是对于细节的精益求精。但大部分人往往只满足于对于轮廓的描摹。
这就像我们阅读一本好书,读第一遍的时候以为自己懂了。第二遍才发现原来还有很多可以学习的东西。第三遍又有新感悟。
原因并不在于书的内容改变了,而是理解总是建立在之前的理解之上。攀登一个阶梯总是建立在我们与已经登上之前阶梯的基础之上。
第一遍是第二遍理解的基础,第二遍是第三遍理解的基础,仅此而已。
除非我们能够忍受这种枯燥,否则我们很难去读第二遍、第三遍。我们磨炼一种技能,也很难让自己总是一遍遍重复一种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