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悼袁公隆平

飘然归去已乘风,天下谁人不念公。

盛世已无饥馑在,泉台又溢稻香浓。

袁隆平传

文丨王  东

所谓社稷,乃土与谷。国家存亡之大计,个人生死之根本。二十四朝,民能裹腹,何至于亡?故圣人曰:民以食为天。然圣人知之而不能为之,今有袁公隆平,躬身稼穑,埋首科研,近七十年矣,为杂交水稻,大利中国,推恩天下,建不世之功,虽圣人何加焉。

袁公隆平,生于一九三零,彼时军阀割据,民不聊生,日寇荼毒,祸患旋踵。隆平终日饥绥,梦中尤觅食。年近弱冠,乃慨然立志曰:当使天下无饥乏之人。天朝龙兴,隆平入农学。其父大失望,恨曰:十年寒窗,当衣紫袍,取富贵,今为老农之技,何愚之甚?隆平不语,但御志而行。

其学教研合一,为实验田,欲破杂交水稻之谜。人多嗤笑曰:欧美犹不得其解,君何不自重若此也。隆平大言曰:蛮夷难为之事,吾中华岂不能为乎?乃跋山涉水,寻水稻雄性不育株,为杂交试验。数易寒暑,虽疾病亦不稍懈,竟成功。时在一九七三。

隆平尝有言:吾生之梦想有二,禾下乘凉,天下无饥。其年愈老,其志弥坚。近三十余载,为海水稻,荒漠稻,变神话为传奇。亚非拉固贫弱,隆平为八十余国教培万四千人,亩产逾吨,非洲敬之曰教父。美利坚大酋长之农业顾问亦惊叹曰:杂交水稻,中华第五大发明矣。

己亥年,隆平将九十。虽老迈,而大志不坠青云。呜呼,吾辈生和平年代,享盛世之福,而汲汲于私利,兢兢于浮名。悉天下以奉一身,恨不立取,拔一毛以利天下,固不能为。岂不愧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