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起床,发现屋外细雨朦胧,因为自己极度怕冷,实在是不想走远,就想着早餐去学校的超市买点面包解决算了。
到了超市,我闲闲悠悠地挑选了面包和牛奶,结了帐,才想起来自己的水性笔快没了。所以又在结完账之后,没有太过顾虑,就拿着手上的面包和牛奶转身又进了超市挑选文具。
因为我所去的超市不过是学校的小型超市,且正值清早,超市也没什么人。所以我想,这前后不过三四分钟的时间,自己拿着刚结完账的面包和牛奶进去再出来,应该不会出什么大的问题。
直到几分钟后,我拿着新挑选的商品再出来结账时。柜台小哥却一脸严肃,盯着我手上的面包和牛奶,问我:为什么不把东西全部放下一起买单?
我一脸错愕,“啊”了两声,才意识到,原来小哥根本就对几分钟前已经结过一次账的我没有丝毫的印象。于此我不得不得向小哥解释我已经结过一次账的事实。
出了超市,我就不禁在想:为什么超市不过才零星几人,柜台小哥对几分钟前的我毫无印象呢?
深思过后,我才醒悟:为什么柜台小哥就一定要对我留有印象呢?我于他,不过只是转眼一瞬的普通路人,生活的交集也不过如此。他根本没有在意我的理由,也没有在乎我的原因,毫无印象就是他的正常反应啊。我以为他会对几分钟前的我留有印象,虽然只是几分钟,但那终究只是“我以为”而已,而不是“他就是那样的”。
2.
记得几个月前,有个朋友深夜找我哭诉,称:她长达了三年的暗恋结束了。
我这位朋友在我心目中一直都是“未来可期”的典型代表,其对生活的敏锐度很高,文学素养也很好,是我生活中目前接触到的令我十分欣赏的一位才女。而她的暗恋对象,我是知道的,是她高中时期的一个同班同学。
我还记得那时她向我讲述,她每天去上课,偶尔遇见对方望向自己的眼神,就会不自觉地心跳加速;偶尔不经意地在他的身边经过,她的身体就会不自然地僵直;每到了一些网传“可许愿”的“节日”,都会偷偷地在一颗古老的大榕树下埋下自己对于他的祝福;甚至,与同班同学相处时,偶尔听到他的名字,她总会突然间像打了鸡血一般,暗自镇定地把对方口中所讲述他的每一个字,都听得清清楚楚,再回去认认真真地记在自己的日记本上......
可就像众多人的暗恋经历一般,我的这位朋友的这段“恋情”终究也是不宣而消。据她自己所言,是她太过害羞了,不敢向对方袒露心迹,所以,就算把自己身边所有与他有关的人都拿到了联系方式,甚至都拿到了对方的联系方式,她迟迟就是不敢按下那个“好友申请”的“确定”按钮。
而在距离他们高中毕业已经一年多了,她的勇气总算是积蓄满了,点击了那个“确定”。
而对方也很爽快,不过几分钟的时间,就同意了。
只是在自我介绍的阶段,我的这位朋友才发现,原来自己在对方的心中,只是“一个不太喜欢说话的女同学”,除此之外,别无其它。
这样的对话,一下子把我这位朋友期待已久的悸动少女心烧了个粉碎,宛若天塌了一般。接连找了我好几天,让我陪她熬夜心伤。
她说:“我真的很在乎他在不在乎我,哪怕只有一秒。结果却发现,一切的在乎都只是我在在乎而已,而在他心里,连一秒的时间都不曾真正属于我......”
我面对她在屏幕那边的哭腔,也不知道该回她什么,只是默默地问了句:“你后悔那段时间那样的‘一厢情愿’吗?”
她一时间沉寂了,沉寂到我差点怀疑她出了什么事。直到一个多小时后,她才回我:“我不后悔,虽然我真的很伤心,但是在那段时间里,他承载了我生命中的所有美好的代名词,那是只属于我的在乎,而那个时候我也确确实实开心过、难受过,是他并不在乎的事实夺不走的......”
是的,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在不断地告诉我们:你的在乎很有可能只是你单方面的在乎,而你在乎的对象往往并不知道你对于他们自身的在乎,甚至并不在乎你到底在不在乎他们。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的感受,因为我们自己在乎,所以才显得尤为珍贵,不是吗?
3.
两天前,我转了一篇名为《朋友圈三天可见,透露了你的社交观!》的文章,其中就有这样的一个观点:
“我们为什么要删朋友圈”
“可能是因为这一秒清醒的自己,讨厌上一秒矫情的自己。”依据我对曾经的自己的反省与对周围人的观察,我还想在这后面再补上一句,“我们还怕别人把自己的认真当做矫情”。
而写手“洋气杂货铺”也曾写过这样一句话:“在朋友圈,好消息适合分享,心情却不适合暴露。别人看不到你的苦,只能看到你的矫情。”
这让我深切地感觉到,日常生活中真的很多人都很在乎,“自己在别人心目中会是一个矫情、无趣、无知的人吗?”
而其实,我个人感觉杨幂最新的一个采访给出了答案:
记者问:“59秒语音与朋友圈仅三天可见,你更讨厌哪个?”
杨幂答:“59秒语音。朋友圈三天可见就三天可见,我其实并没有多想了解你。”
“我其实并没有多想了解你”,这大概就是大部分的人对于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的展示部分最直观的感受了。
你无论有多重要,你对他们而言,都是生命中的另外一个人。而对于任何人来说,生命中除了自己以外的所有人,其实都是难以捉摸的存在。你很有可能只是他们生命中的转瞬间就摆手说“再见”的过路人,要每日每夜地在乎你,完完全全地了解你,只会浪费他们自身的精力和感受,有这种时间,为什么不用在能让自己更开心的事情上呢?
没有那么多人在乎你,哪怕你真的在某一秒感受到“可能真的很多人在在乎自己”。
你的喜怒哀乐,无论你是否展示与否,被人看见与否,最在乎的人其实只有你自己,而对你自己而言,最珍贵的还是你自己的感受。
4.
前段时间我也有着一样的困惑:别人会不会透过我曾经的朋友圈,看见那个迷茫消极的自己。
我现在只笃定一个答案,那就是:看见了又如何,消极茫然的我是我,乐观开朗的我是我,沉默寡言的我是我,活泼好动的我也是我。那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曾经的我乐意展示的一部分,如果有人因此而给我盖上了“消极”的标签,而将我打进他们生命中“不值得交集的人”的“牢笼”中,那也只能说明他们也并不值得我去在乎。
我在学克莱茵的客体关系理论中,学过一句话:“我们都是通过别人的眼睛看到我们心中的自己。”
但现在再读,感觉又何必那么累呢?别人的眼睛宛若一个滤镜,是我们依据别人给我们的印象所设定的别人眼中可能会有的滤镜。但是别人的眼中真的有这个滤镜吗?别人眼中的滤镜真的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吗?我们真的很需要这个滤镜吗?
不一定,我更喜欢透过我自己的眼睛,去透过我自己的滤镜,看后面的自己。
所以啊,要记得啦,如果你都只是普通人,其实没有那么多人在在乎你。对你的生活而言,最重要的,往往都是你自己最真实的感受,都是只属于你自己对于自己的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