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元年(605年),20岁的王绩应孝廉举,中高第,朝廷授秘书正字。
正字,简单来说就是个挑错别字的官,年纪轻轻刚步入官场,这也算是个不粗的起点,好歹在中央任职。
老王学养渊博,却生性简傲,工作没干几天就得罪了人,被改授扬州六合县丞,从中央调到地方,县丞这个官简单说来就是个没有实权的副县长。
但按照他的脾性,估计给他正县长他也不一定能干好。
果然,他上任之后就整天嗜酒,后来误了事,受人弹劾,这次直接被解职了。
得了,官场咱玩不转,老夫这就走,临走前感叹道:“官场就像天罗地网一样,处处都是束缚,再见了!”
这时已经是隋末大乱,官场乌烟瘴气,他走的潇洒,回老家做了隐士,整日饮酒赋诗,研究养鸟,也不觉时光流逝。
有一天,老王心情不太好,等高远望,突惆怅起来,看到远方的树和山,看到归来的牧人,随口吟出: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吟完这四句诗后,他才突然意识到,这个动荡的时代,对自己的伤害有多大。他也突然发现,隋朝官场的混乱,让他心生厌恶,但新生的初唐,他亦不愿归附。
书生意气与政治节操此时纠缠着,隋已破,唐未生,自己到底是隋朝遗老,还是初唐新秀?
山家晚秋之景,竟让内心生出一种无处寄托的苦闷,开始在折磨着他的内心。景色萧瑟怡静,此刻心情是孤独抑郁的,让人感到惆怅、孤寂,徙倚无依。
日落时分的野望,让他突然想起伯夷和叔齐。
昔日武王伐商功成后,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谢绝周武王的奉上和高官厚禄,耻食周粟,逃隐于首阳山,采集野菜而食之,及饿将死,作歌。
其辞曰: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
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伯夷、叔齐是爱国守志的象征。
他无法像陶渊明一样寄情于山水,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老王这个人很少展露自己淡泊沉郁的一面,平日里他的给别人的印象总是一个桀骜不驯的狂士。
他曾说:“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
在别人眼里,姬旦和孔丘都是圣人,他却认为一个被礼乐囚之、一个被诗书缚之,这样的惊人之语,落拓疏狂,非常人能语。
唐武德八年(625年),朝廷征召前朝官员,老王终于有个机会,以原官待诏门下省。
他觉得虽然待诏俸禄低,又寂寞,但有良酒三升还能使人留恋。他领导知道这事儿了,就给他把酒由三升加到一斗,后来别人都称他为“斗酒学士”。
贞观初期,太乐署史焦革善酿酒,他自求任太乐丞。
原因很搞笑:因为出任唐朝的“太乐丞”,可以喝到史焦革酿的好酒!
后来史焦革去世,他立刻辞官不干,回家隐居去了。
一生好酒,酒能让他获得慰藉,难得糊涂。
毕竟,人间事看的太清楚,也是一件让人很痛苦的事情啊!
生活是现实的,理想和自由从来都是奢侈品,处于乱世的王绩迫于生活,在唐朝做了二十几年小官,他又是个有隋朝遗老味道的人,这一生就只能这样了。
这份狂傲,其实是为了隐藏他内心那份苦闷。
有生之年,他为自己撰写了墓志铭,悲自己“有父母,无朋友”。
他给自己取字:无功,叹自己才高位下,天子不知,公卿不识,人到暮年,无功而返。
家国情怀也好,书生意气也罢,老王最终头也不回地归隐山林,躬耕东皋,就像他在《五斗先生传》里的“五斗先生”一样,“遂行其志,不知所如。”
就是去了谁也不知道的地方去了。
他也不等别人来理解他,把自己的人生悲剧都刻在墓碑上,又狂傲又无奈:
有个唐朝逸人叫王绩,脾气狂傲且顽劣愚顿。
院里有三条狭窄小路,到最后竟然家徒四壁。
过日子不懂精打细算,也没有亲戚来往走动。
活在这世上就好比累赘悬疣,瘤子溃烂完毕了,我的生命也结束了。
我没有思考过死后要去哪里?
就在那垅头立碑刻石,让松柏来封遮住坟顶。
我哀自己自诩为孝子,却一生无功无名。
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如今只能空对长空。
这一生空对长松,究竟如何?还是都交给后人来评说罢!
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
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它完全不同于南朝诗风的艳丽,不施脂粉却别有一番魅力。
律诗是到了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手中才逐渐定型化的,而早于沈宋60多年的王绩,就已经能写出这样的气象,难怪《唐诗直解》中评它:
“浅而不薄。”
这首《野望》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
后来唐史也把他列入“隐逸传”,好在我们如今还能看到他的诗,他的文,他的故事。
这个处于世道动荡年代的文人,《唐才子传》列第一。
你也许不曾听说过王绩,但他有个很有名的侄孙,名叫王勃,没错,就是那个写《滕王阁序》又英年早逝的天才。
词解:关于“采薇”的出处
一是《诗经·召南·草虫》有:“徙彼南山,言菜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另一是《诗经·小雅·采薇》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市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一句出自《赠程处士》
王绩《自撰墓志铭》原文:
有唐逸人,太原王绩。
若顽若愚,似矫似激。
院止三迳,堂唯四壁。
不知节制,焉有亲戚?
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为决疣溃痈。
无思无虑,何去何从?
垅头刻石,马鬣裁封。
哀哀孝子,空对长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