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寒假写作营第二天,从听完陈老师的第二讲开始,一直在脑海里萦绕几个问题:自己定位于哪种类型的教师?自己的职业规划究竟是什么?通过什么方式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
是呀,境界有多高,眼界就有多宽。做教师亦如此。自己定位在哪里,那么职业的目标就会落脚到哪里。做一个慵懒之人是很容易做到的,谁都会做到。但是,人活着为什么?教师这一职业,仅是为养家糊口,那就是一种对生命的亵渎!把职业当事业来做,是自己从教以来的追求。
陈老师把教师发展分为三阶段,我认为也是教师人生三阶段:初为人师、职业教师、研究性教师。从教25年的自己,似乎从来没有认真规划过自己的职业生涯。细细想来,学校的任何事情都会积极主动去参与,但从不带有任何的目的性与功利性,只是感觉和孩子们在一起很快乐!有一种世外桃源的享受,直到有一天,自己的教学不能适应孩子们的发展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原来是“井底之蛙”。是一个很辛苦的教书匠!累但不快乐!原来,自己只是课本知识的搬运工!
接下来的日子,倏然发现,自己的内需不够满足孩子们的渴求……危机来了!
感谢网络时代,让我重新看到了曙光——新课改让自己看到了自己的狭隘与无知;网络朋友让自己的眼界变得开阔;阅读,让自己走出困惑。与此同时,不算职业规划的规划随即诞生……
每一年有了自己的短期目标:阅读两本书,专业的、人生的;写几篇随笔,记录教学中的欣喜与困惑;写课后反思,记录课堂的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差异以及原因所在;做做教材分析,分析教材文本与学情之间的链接点;尝试做小课题,研究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活动,最大的兴趣来源于学校领导年年让我带“后进班”。我对学生的错误资源有了极大的浓厚兴趣——自己正在做,并且准备一直做。由此,我特别喜欢华应龙老师的化错教学。因为,学生的成长,是在不断的错误中的成长。我喜欢因“学生错误”带给我的研究!至少,这种研究,让自己度过了危机,进而走向儿童的心灵世界,触摸到了儿童心跳的声音。那种和儿童相融的感觉甚是惬意……
尽管自己的这种做法不是很规范的“规划”,但让我找到了教师职业的价值!我将在今后的教师生涯中,一直向着“研究性教师”追梦!因为规划自己也是规划人生;规划自己也是规划价值取向;规划职业也是规划儿童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