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借鉴模仿,但终究复制不出一样的路径,塑造出一个同样或类同样于别人有过的人生。只顾低头走别人走过的路,只会踩到别人踩过的坑。也许别人一声不吭就站起来,继续挖坑,踩坑,一路跌宕前行。可我们无法保证,我们有如他人一般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以及死磕到底的狠厉。说不定,在第一个坑摔下去以后便认输放弃,又或者在第二个坑的时候偶遇了倒地不起的同行者,跟着一起自暴自弃,从此一蹶不振,跟着沉沦,懒散度日。
我不是你,你不是他,他也终究不会成为你我。我们就必须承认自己的不一样——接受自己的平庸或超凡,那是我们身上的特质。我们要做的就是塑造非特质,让自己的差异性多样化,多层次,甚至深度逐级递增,如同闯关游戏一般,一关比一关严谨,富有挑战性更大,更难,更耐人寻味。
做不一样的自己,并不意味着什么都靠自己从无到有去开发,去创造。更多的是阅别人有过的路,带上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尽情发散自己的思维,果敢地批判他人,坚韧地度量自我,摒弃扰心的杂音,从而选择出深思熟虑过后的路径,做出自己的步调,哪怕荆棘丛生,暗涌频动,也依旧坚持己心,不随性抛弃,不轻易放弃,走稳每一个脚步,看清利与弊,选择快与慢,一切有所审度,有所考量,有所辩证,而非一路盲从,偏信偏听。无心之失,有心之过均为我们所持姿态,它们决定了我们的行事风格以及处物的能力,亦是一个人的可心所在。
在想做事之前,则需明己心,一旦不明确,不坚定,走着走着便会迷路,掉坑里,又或者走进愚昧无知中无可救药,只能艰难度日,直到生命的尽头,枯燥,乏味……
允许自己的不一样,等同于接纳自己的不足,以此为鉴,向上迈进;同时优化特质,让自己与众不同,进一步拉大差距。正如那一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