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我要什么?从来没有好好想过这个问题。繁忙的日程,从来不敢有半点停歇的时刻,手头的工作完成一件,另一样就会接踵而来。不知从何时起,看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变得奢侈浪费,不敢奢望。也不知从何时起,忘记了自己是谁,又想要什么!
今天是滑县2017新教师(2009-2016年入职)培训第二天,上午,来自焦作师专的马媛媛老师带给我们的是《教师心理健康调适》,一个专业的心理讲座,让我们脑洞大开,感悟颇深。心理咨询师“看沙不是沙,看水不是水”的独特视角,帮助我们科学思考,真正认识自我,让我们清楚自己背后的需求。我是谁呢?如果你能及时、明确地说出自己的各种角色,就说明你比较了解自我,则能体验自我感受、控制自我情绪。讲座中,马媛媛老师对现场在座的几百名教师做了一个心理测试,测试很有趣,操作也比较简单,就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写下15个句子描述自己的角色,以“我是……”句式表达。我是谁呢?
“我是英民中学的一名教师。”“我是一个妻子。”、“我是父母的女儿。”“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我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我是一个爱学习的人。”“我是一个追求更好自己的人。”“我是一个爱美的女人。”“我是一个喜欢微笑的人。”“我是一个对自己很苛刻的人。”“我是一个不善于烹饪的人。”……
“我是谁?”当写出以上11个“自己”的时候,我已经在绞尽脑汁思考更多的“自己”了。其实,在写出第八个的时候,我已经有点儿写不下去了,并随手在笔记本上记下“写不下去,8个之后”只为记录一个真实的自己。就在这时候,马媛媛老师喊停,并且要征集5份案例作为剖析对象。我没有勇气把自己的描述交上去,只好静静的聆听和对比。马媛媛老师首先把每份案例上的句子读给我们听,当听到“我是白云”“我是花朵”“我是小鸟”的时候,觉得这个老师心里是多么纯净,一定是“新教师”,和经历风霜的我们相比,有着不同的心境,不一样的潜意识。接下来,马媛媛老师从“描述语的个数、主客观的比例、关系排序、优缺点、未来设想”五个方面剖析自我评价。
这个小测试其实是对人潜意识的调查,自己所有描述的东西,都是内心的声音,写出来的都是心理觉得比较重视的角色,投入的精力越多,关注就越多。描述的句子7-13个比较适宜,句子过多说明自我关注太多,太以自我为中心;句子过少,说明对自己的关注不够,需要调整。主客观评价比例一致比较好,说明自我意识比较全面,对自己的觉察比较敏锐。关系排序则说明自己心理的一个小秘密,其实在描述关系的时候,这三个句子的顺序在我心里是一样的,但是总要一个个的写下来,也就有了以上的表达。优缺点个数当然是优点多的更好,说明心理更健康、更阳光、更自信,全是优点也无所谓。当然一些描述则代表着自己未来的一个愿景,一个美好的设想,想让自己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比如“我是一个不善于烹饪的人”则说明我多么希望自己会做饭!听了马媛媛老师的剖析讲解,我对自己目前的状态也有了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尤其是课间休息的时候,我有机会和马媛媛老师有了近距离的接触,学心理学的她,好像一眼把我看穿一样,毫不避讳的对我讲:“您把‘我是英民中学的一名教师’放在第一位,说明您对自己的工作关注最多,也说明您集体归属感比较强。其他的描述都很好,也能看出您是一个很向上很自信的人。”言外之意就是我对自己的教师工作投入了太多,因为投入度和关注力是对应的。是啊,在不自觉中,自己已经把自己推到了一个忘我的境地,当别人以客观的眼光剖析的时候,的确说明了一些问题,这也让“当局者迷”的小我对自己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更加明白“我是谁?我要什么!”
每次培训都有不一样的收获,今天最大的收获就是拆开脑洞上被过往缝上的丝线,从里面跳出来,探索自我,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改善自我,做更好的自己,扮演好自己的各种角色,让身边的重要他人因为“我”的存在,更幸福、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