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校园背景下的资源争夺博弈
“资源具有稀缺性”是经济学存在的前提条件。古往今来,为了获取更多资源而发生的博弈层出不穷,更有甚者演变为战争等带来严重不良后果的事件。在学习完这章关于“资源争夺博弈”的内容后,结合个人在校园的生活经历,我又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一)“狭路相逢”
在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的校道上经常能够看到:受限于庞大的人流量,两辆相向而行而即将相撞的自行车,因为不知道对方会往哪里拐弯,且碍于情面不会朝着对方大喊一声,“兄弟,你往你的左边开,我往我的左边开”,所以就经常出现“神龙摆尾、面面相觑”的情况,多数时候很难默契地顺利通过。面对这种情况,个人觉得,自行车厂商可以参考机动车的设置——有转向灯,它作为一种信号,给予对方足够的反映时间(但也要足够明显才能起到作用)。
(二)“一座难求”:如何看待大学食堂先占座后吃饭的现象?
隔三差五,学校表白墙上就会出现一些引发热议的话题,结合最近学的“资源争夺博弈”,我首先想起的,是“如何看待学校食堂先占座后吃饭的现象?”部分同学结合自身状况,选择在教室多学习一会再去吃饭,避开用餐高峰期,但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找座难”已成不争的事实。“在用餐高峰期,在座位相对不够充裕的食堂占座,会不会降低资源利用率?”是热议之处所在。
有人认为,“占座不好,应该让学生们打完饭再去找座位”,但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假设大一军训期间,有一千多个学生都乖乖打好饭了,但是面对的,却只是两三百个座位,他们该怎么办?一张板凳坐两人自然是不现实的,在座位供需极端不匹配的情况下,学生们会更倾向于占座,因为“提前占座”是他们的占优策略。
似乎,解决这一途径更好的最好的办法应该是在食堂设置更多的座位。然而,这样有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因为我们不能只看用餐高峰期)。
面对“食堂位置先到先得”的现象,有的学校则选择谴责和教育占座行为,并在食堂派驻了管理员,一旦发现占座物品立即收缴,如需取回物品就要拿着校园卡去认领,同时接受一番教育。久而久之,学生就可能会形成一种社会规范,从而在少监督或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拒绝占座。然而这种公共规范的养成是非常耗时的,一般的套路就是,先宣传占座的坏处,帮助部分同学形成“占座可耻”的潜意识,但毕竟公德约束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较为乏力,所以就不得不引入人为监管,然而,这样的行为对于食堂经营者而言,成本较为高昂。个人认为原因有二,首先,他们无法预知每个学生何时能形成“占座可耻”的意识,即同批次群体的规范养成的时间成本未知;再者,每年都有新生,那就意味着每年都需要反复强调“占座可耻”,人为监管不可断,可想而知,这一新制度的形成是需要耗费极大成本的。
其实,针对这样的问题并无最优解。如果食堂不允许占座,那么为了维持个人形象以及其他需求,学生们倾向于拿到饭后再找座位,但是,也要考虑到学生端着餐盘、背着书包占座所隐含的安全风险(比如热汤洒出来烫伤了其他同学);而如果食堂允许占座,那么,遵循规则行事的“适者”总是能得到更好的结果,尽管这样的行为给他人带去了负效益。这一点可以联系鹰鸽博弈的收益矩阵去看。A和B同时到达食堂,A料想到B会占座,那么A也会选择占座,就算B不占座,A选择占座也是对自己有好处的,总之,“占座”是A(也是B)的占优策略。但在这样的规范下,我们也需要注意:在用餐高峰期时,应遵循“一人一座”的“潜规则”,切忌“把座位留给书包”而招致他人的不满。
其实,多数时候,我们也可以适当调整策略,当“鸽子”。以本人为例,为了错峰吃饭,中午下课后我会选择现在教室多学习一会再去吃饭,如果下午没课,我就会在五点运动半小时后去吃饭,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消极情绪。
(三)图书馆座位先到先得?
大一时,我还不是很懂学校的规矩。某个周五晚上,我将几本书放在了座位上——主要是因为第二天早上我还会来,而且还想坐在同一个位置上。但是第二天我早早来到图书馆,却发现我的书不见了!直到询问值班老师,我才知道,原来是因为我破坏了图书馆的规则:
每天晚上闭馆前,都会有负责人来检查各楼层情况,检查的内容就包括是否有学生将书本放在桌上。学生如果占座,将会被收走书本以及其他用于占座的物品,第二天还要去值班老师处认领并且写下保证书。当时的我觉得很委屈,因为之前看到其他同学也将书本放在图书馆的书桌上,第二天还是纹丝不动地待在原处,但也只能自认倒霉。后面估计是占座行为变多了,图书馆才将“禁止占座”的告示贴在了各楼层的门上,进而维护“图书馆座位预约制度”。
但有一些归属权(产权)未被制度界定的公共位置,比如图书馆走廊、二楼(展览厅外面)等地方的位置,多数时候就会遵守“先到先得”的规则。对于“既得利益者”(早早就占好位置的人)来说,这样的行为可以减少重要时期不必要的挪动、降低成本,然而,对于那些每天都要抱着厚厚几本书、按照图书馆规定进行座位预约的人来说,毋庸置疑,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公。其背后,还是资源的稀缺性。
那有什么解决途径吗?还是有的。比如一些学院(就我所知,公共管理学院是例子之一),会在学生宿舍设置自习室(虽然自习效果不见得很好,但的确给予了同学们更多的选择权)、在学院设置考研自习室(比如,工商管理学院一楼,就有为考研人安排的专属教室),实际上还是增加资源的供给量。
如果,囿于现实因素暂时无法添置新资源,那次优的选择应该就是设立制度了,也就是将走廊、二楼等地的桌子同样纳入预约机制。而这,似乎又增加了考研学子的困难。由此可见,现实情况并非“非黑即白”,一些长期未得到解决的问题,有可能是前人未曾涉及,也可能是思考了但无完美决策。
(四)“内卷”
自从上了大三,我总感觉到有形与无形的压力在裹挟着自己向前走,虽然过去也是,但是因为“保研博弈”的“暗流涌动”在分流之后格外显著,故而压力也愈发明显——嘴上说“躺平”,实际上都绷紧着弦。小我十岁的妹妹近期也有相同烦恼,一些补习班巧妙利用家长的焦虑心理,设计出了类似于“你来,我培训你;你不来,我培训你对手”之类的广告,让我的妈妈萌生了给妹妹“增负”的念头。尽管最后,可能结果没有太大变动——优秀的人一直优秀,后发者难以赶超,但是大家还是相信美好的未来。这个似乎可以用“拍卖陷阱”来解释——按照耶鲁大学马丁教授设置的游戏规则,一美元的钞票最后竟然拍出了20到60倍的高价,(如果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下去,)所有人都不会让步(因为那样意味着自己不仅没有收益,还给别人“做了嫁衣”),尽管这个时候他们都明白,自己投入的钱已经不可能再收回来了。前期努力了这么久,越到最后,沉没成本就越大,也越难轻易说放弃,尽管理性决策不应该考虑这一成本,但也是迫于现实的无奈之举。内卷,本质上就是资源稀缺所导致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