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妈妈群里的一位宝妈发了一条朋友圈:太好啦!我家宝宝竟然会说谎了!!!
在这条动态下,有很多留言,有的妈妈好奇地问“孩子说了什么谎?”,有的妈妈不解地问“孩子说谎,作为妈妈,怎么能这么高兴?!”
通过这位宝妈的回复留言,我大致了解到事情是这样的:彤彤今年3岁了,刚上幼儿园小班。今天早上,彤彤妈准备送彤彤去上学,整理书包时,看到一块积木。这不是家里的玩具,彤彤妈就问彤彤,玩具是从哪儿来的。
彤彤说,是幼儿园的玩具,但是这是老师奖励给她的,因为昨天她在学校表现得特别好。最后,彤彤还特别说了一句:“妈妈,我说的都是真的,你就不要问老师了。”
当然,彤彤妈通过微信私下找老师问了,老师说压根没这回事儿,并嘱咐彤彤妈先别责怪孩子,到学校让老师来处理。彤彤妈想起彤彤“一本正经”的样子,就忍不住想笑,赶紧发条朋友圈来“炫耀”一下。
妈妈一直在孩子身边,陪伴孩子,看着孩子一天天的成长,别提有多么幸福了。突然有一天,那个连话都说不清楚的小不点儿,竟然向妈妈说谎了。妈妈第一次面对孩子的说谎,往往惊慌失措,担心不已:孩子这么小,怎么就学会说谎了呢?长大了可怎么办呀?
其实呀,妈妈们大可不必这么担忧,更不要轻易的就给孩子贴上说谎的标签。因为三岁左右的孩子说谎是正常的,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段历程。
为什么三岁左右的孩子爱说谎?
三岁左右的孩子,他的意识还处在懵懂期,而且他们对自己的事情很多都记得不是很清楚,这时候孩子的说谎,可以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说谎。
从心理因素上看,孩子这时候的说谎是无意说谎,属于无意识的、不自觉的行为,通常与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低有关。
想象与现实相混淆
几个孩子在一起玩,当大人们问:暑假都去哪儿游玩的时候,牛牛绘声绘色地说:“暑假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们去看大海了,我在海边捡到了好多好多的海螺。”牛牛妈一听,只能无语地笑了。
一般来说,两三岁的孩子正是想象力迅速发展的年龄,他们常常根据自己的愿望去幻想,用自己脑海中想象出来的世界来代替现实。但是他们的生活经验少,又缺乏知识,记忆也不准确,他们的想象往往容易受到情绪的支配,对一些事物分辨不清,想象与现实之间的混淆,导致了孩子出现了无意识地或者不自觉地“说谎”。
孩子的世界里,小花小树都是有生命的,蚂蚁小虫就是他们的好朋友,人都能去太空上游玩……面对孩子这样的“美丽的谎言”,妈妈们尽量鼓励孩子表达出他们的想象和愿望,并且帮助孩子分清什么是幻想,什么是现实。
比如,牛牛妈可以说:“海螺都有什么形状的啊?”“除了海螺,在大海边还能看到什么呢?”这样倾听孩子想象的故事,启发性地问孩子一些问题,提高孩子的想象力。
同时,牛牛妈还要引导孩子分清想象与现实,牛牛妈可以说:“哇!原来大海边这么有趣啊!牛牛一定特别想去大海边玩吧,可是我们还没有去过呢,是不是啊?”当孩子意识到并承认后,妈妈可以进一步启发:“你想到海边去玩,这只是你的愿望,你应该用‘我想……’‘我盼望……’来说哟。”最后,别忘了安慰孩子:“以后爸爸妈妈一定会带你去大海边玩的。”
理解性心理错位
理解性心理错位,是指孩子因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足,从而说出了与客观事实不相符的话。孩子有时会用想象的情节代替记忆不确切的情形,从而出现了说谎的现象。
小芳把一个漂亮的芭比娃娃带到了幼儿园,小丽看到了,一把抢过去,拔腿就跑。小芳哭哭啼啼地向老师告状。老师喊来小丽对她说:“小丽同学,抢别人东西是不对的,知道吗?以后只要不这样做,你还是好孩子。”
小丽听到老师说“好孩子”这个词语,她以为老师这是表扬她是好孩子了。一放学,看到等在门口的妈妈,冲过去,兴奋地说:“老师今天表扬我了,夸我是个好孩子。”。
这就是小丽因为心理错觉而误读了老师的话,将老师的评价当成了表扬,从而出现了“说谎”。
对于这一类的“说谎”现象,妈妈应该帮助孩子分析大人的话的真正含义,消除孩子的模糊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妈妈可以和孩子进行一些听话训练,出一些题目考一考孩子。
比如,妈妈可以说“妞妞是个好孩子,可是今天却做错了一件事”“小城平时很喜欢说话,今天怎么一句话也不说呢”……类似于这样的转折句,帮助孩子分析这句话到底说明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意思。
在妈妈的特意训练下,孩子的听话能力逐步提高了,这类说谎的现象就会自动消除。
表现欲的萌动
表现欲的萌动是指孩子在强烈的表现欲的驱使下,会不自觉的说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大话”。
三岁左右的孩子,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明确,表现欲会越来越强烈。刚刚学会了一首新儿歌,老师新教了一段舞蹈,或者会玩一种新的游戏,他们就会想在父母面前展示一下,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与鼓励。这时候,孩子往往会不自觉地说出一些“大话”,而这种“大话”容易被父母理解为说谎。如,孩子可能说:“今天在幼儿园,我表现最好,老师都夸奖了我。”“我跳的舞是全班最棒的。”
面对这种“说谎”和“大话”,妈妈首先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对孩子积极的态度、敢于展示自我的精神给予肯定和表扬,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培养孩子对于自我的客观认知。
有研究发现,2岁的孩子,有20%的说过谎;3岁的孩子,有50%的说过谎;而4岁的孩子,有90%的说过谎。由此可见,说谎是个普遍现象。并且还有研究表明,两三岁左右的孩子会说谎是聪明的表现,越聪明的孩子越会说谎。
为什么这么说呢?想想我们小时候是如何与家长“斗智斗勇”的吧。父母不在家,偷偷看电视,一听到脚步声,赶紧关掉电视,坐在桌前假装看书或写字。当父母问是否看电视时,我们总是一口否决,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父母一摸电视,还是热的呢,这时的我们才不得不低头。
说谎容易吗?说谎是需要智慧的。首先,说谎的前提是你要知道对方的状态和情绪;其次,要说谎,一定要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语言组织好,情绪控制好,甚至脸部表情都要控制好……
所以说,三岁左右的孩子开始说谎,说明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自我控制能力越来越强,恰恰说明孩子已经进入了成长的一个里程碑式的阶段。
亲爱的父母们,当你有一天发现两三岁的孩子开始说谎了,千万别大惊小怪、惊慌失措,你需要冷静下来,理性地对待。当然,你也可以第一时间在朋友圈里炫一下,记录下孩子成长中的一个重要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