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芳姐,你让我看到了原来我是可以像一个成年人那样,和我的父母去对话的。这就像一份成年礼,谢谢你!
我和Anita坐在洽客in角落里的双人沙发上,轻声地交谈着。这是《自我觉察与教练技术》第二天下午的重头戏:访谈练习。
在经过了对于教练技术的五大基石挑战,聆听的三种层次,以及萨提亚冰山,原生家庭图谱,我们终于摸到了一点,心理访谈的地图一角。
与其说是心理访谈,不如说愉快的,友善的,支持性的,并有影响力的聊天。
Anita是这次课程的助教,大三学生,一个温柔的女孩子,别看年龄很小,却管理着华东地区各大学在校学生的一个公益社群。很感谢她能对我那么信任,告诉我她的原生家庭故事。我聆听和发问,我虽然不评判,但是我说到了我的“看见”,我看见一个努力成长的小女孩,也看到无助无力掌控自己人生的父母。我还看见,当她昨天还在纠结父母要求自己考研出国的拉锯战,今天她很期待回家,和父母来一场成年人的对话。
很多人对心理学有恐惧。要找个心理学工作者聊聊天,意味着——我有病。事实是:很多心理学工作者,自己也病得不轻,然后找到比自己更惨的“患者”而已。
在每个人的人生中,有那么两件事,几乎逃不掉:童年创伤或个人价值感低下,这几乎是百发百中的“心理学”诊断,但是一句诊断,并不能治病。药在哪里?
药在你的心里。
每个人都是OK的。
每个人都是具有足够资源的。
每个行为背后都有积极正向的动机的。
每个人都会为当下做出最好的选择。
改变是可能的,并且是必然的。
这是教练技术的五大基石,对于这两天的课程来说,我们还要追加一句重要的信念,每个人都是已经在当下尽了最大的努力的,这句来自萨提亚。
这就是萨提亚和教练技术之间的微妙差异,更加具有同理心,更加相信人是积极向善的。和教练技术的力量比起来,萨提亚更温情款款的。就像洪老师,不论我们用什么问题去提问,他都用神秘大佛式的微笑看着我们,娓娓道来,他也是温情款款的。
如果你能够关闭评判,有开放,好奇,探索的姿态,温情款款地去聆听,你真的可以听到每个人都是“吾性自足”的,只是他们没有“看见”。
人们可能没有看见自己的姿态,那是一种自己多年养成的自动化习惯性地姿态,或指责或讨好,其实是可以调整的;
人们可能没有看见自己的情绪,因为从小被教导着要和自己的情绪隔离,不许哭,哭有什么用?其实人是可以哭的,而且管用;
人们可能没有看见自己的价值观,人和人之间的碰撞,是价值观在冰山底层的摩擦,观点并没有对错之分,只是你的选择;
人们可能没有看见自己的期待,而忙着应付别人对自己的期待,而很可能别人对自己的期待,只是我们自己认为的而已;
人们可能没有看见自己的渴望,甚至回避自己的恐惧,因为一些原因,我们没有机会,或者不敢直面他们,其实他们一直都在那里;
我们就是这样一座行走着、思考着,哭着笑着的冰山,总是会和别的冰山相遇,结局并不一定是谁撞掉谁的一个角,可能我们彼此看见,就不再让冰山横冲直撞,可能我们彼此看见,我们还可以灵活、自在、平和地相处,交流,和水乳交融。
这两天的课程,是一个10多年的心理学工作者的"真实",被我们这群误入心理学世界的人们“看见”。我们或许抱着了解九型人格、萨提亚而来,我们或许抱着对洪老师的好奇和信任而来,我们或许抱着疗愈和发展自己的目的而来,我们或许也抱着成为一个支持他人成长的助人者而来。
来了,到场,“看见”,即使外在的改变是有限的,内在的改变已经悄然开始。
如果你问我学到什么,作为跟着洪老师课程5年的资深老学员,这一次,我学会了“看见”,看见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一种更有力量的人生,看见我自己,坐在你面前,什么都没做什么也没说,温情款款地看着你,也同样可以支持到你。
下一场,谁会来到总舵主的心灵会客厅呢?不论是谁,我们永远在这里等着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