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以后,你有哭过吗?
问过一些人,得到的答案大多是:没有、很少……即使有也是躲在被窝里,小声哭泣。
社长最近看了一部2012年的小成本电影《孙子从美国来》。
制作花了不到一百万,没有宣传,甚至没有上院线,在豆瓣却拿到了8.4分。
有人在影评里写:“虽是熟悉的套路,但最后还是忍不住嚎啕大哭。”
电影野心不大,只认真地讲述了一个简单,又似曾相识的故事。
1
那个独居的倔老头,得了个“洋孙子”
老杨头,是个皮影艺人,独居在偏僻的小村庄里。
老伴早逝,儿子在外工作,已经三年没有回过家。
老头性格古怪,平日里寡言少语,对谁都摆着一张“臭脸”,在村里也没什么朋友。
他每天的娱乐,除了皮影,就是盯着家里的小电视上,那些他早已看不懂的节目。
有时候看着看着,就在躺椅上睡着了。
一觉醒来,或许天都黑了。
日复一日,生活寡淡无味。
某一天,老人的平静被一阵敲门声打断。
开门一看,是“失踪多年”的儿子。
儿子身边,还多了两个陌生的外国面孔。
这是儿子的新婚妻子,和妻子与前夫生下的孩子,布鲁克斯。
一时无法接受的老杨头皱着眉头,操着一口陕西方言大发雷霆:
“你不是死在外头了吗?三年没回家,好意思回来?”
对儿媳妇和孙子也极为嫌弃:
“你还娶了个带‘拖油瓶子’的‘洋寡妇’过门?
你把先人的脸,都丢尽了!”
“拖油瓶子”是指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布鲁克斯;
“洋寡妇”、“二锅头”指的是离异过一次的儿媳妇。
向来传统的老杨头一脸嫌弃,让儿子第二天早上赶紧带着娘俩“哪来的回哪去”。
第二天一早,儿子儿媳因为工作上的紧急状况已经离开。
老杨头门前屋后没有找到人,正一脸落寞时,发现布鲁克斯的书包摆放在堂屋的桌子上。
小“拖油瓶子”,布鲁克斯,一个人留了下来。
老杨头着急坏了,他大声呵斥布鲁克斯:“站这儿!不许动!我去把你亲妈给你追回来,听明白了没有?!”
布鲁克斯被锁在黑黢黢的屋子里。
老杨头一口气追到了县城,可人早已没了踪影。
老人只好面对现实:接受暂时抚养“布斯”的责任。
老杨头突然多了个没有血缘关系的“洋孙子”,小孩子初来乍到、离开母亲,彼此都觉得生分。
刚来村子住的布斯不适应,夜里尿了床。
老杨头一边大怒:“再尿就去茅房睡!”
一边又拿出了老伴去世前珍藏已久,给儿子结婚用的好棉被,给孩子掖好被窝。
布斯吃饭不习惯,上蹿下跳嚷嚷着要吃汉堡包。
老杨头拉下脸:“屁你吃不吃?”
布斯不依不饶,可一辈子待在家乡的老杨头,从没听说过“汉包个”。
只好东奔西走,四处询问这个“汉包个”到底是什么;
终于,小卖部的大姐,给他用袋装面包和肘子肉做出了“土味汉包个”。
布斯也没觉得“土”,狼吞虎咽地吃了个满嘴流油。
在一旁看着的老杨头,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额还以为是撒高科技,不就是把咱中国的肉夹馍面饼子换成你们美国的面包么?”
每一次,他嘴上发着牢骚,转过身,依然会为了布斯的一点要求,不遗余力。
布斯早上必须要喝牛奶,村里的小卖部没有,店主大姐建议他去找王站长买新鲜的。
一向好面子的老杨头只好拉下一张老脸,拿着破旧的搪瓷缸,去了王站长家。
牛奶碗被布斯掀了,他就再次挤着一张笑脸,去向王站长讨。
布斯喜欢“蜘蛛侠”,整天不是画蜘蛛侠,就是摆弄他的小玩具。
老杨头看不上,管它叫“蜘蛛精”。
转头又动用自己多年的老手艺,连夜赶工给布斯做了衣柜蜘蛛侠皮影。
“爱闹腾”、“屁事多”的布斯,突然闯入到老杨头的生活里。
对这个独居已久的老人来说,是意外,更是陪伴。
布斯依赖他,晚上睡不着时,会打着手电筒,从小房间摸黑爬到老杨头的床上。
他一步步退让,曾经坚硬的心一点点地柔软下来。
村头那个沉默寡言,拒人千里之外的老杨头,摇身一变:
成了为孙子上天入地,有求必应的“爷爷”。
2
那个固执的老人,比你想象的要脆弱
有人说,看到了电影里的“老杨头”,就像看到了自己的爷爷奶奶。
他们那一辈人,经历了大半辈子的风霜:
总是拧着一股倔劲,固执地拒绝任何外来的事物或帮助。
他坚持着自己的“一套”:早饭必须要吃、立秋了一定要穿秋衣秋裤……
汉堡包,蜘蛛侠,英语……
他不懂新鲜事物,又总是不屑,拒绝接受;
他有着皮影手艺,却“心气高傲”,不愿意再传下去。
他觉得,传给不是真心热爱的人,是糟蹋手艺、愧对先人。
可背地里,他心里比谁都清楚。
那些高傲和固执,不过是给内心的恐惧套上一层保护色。
他老了,迟钝了,太害怕没办法融入到年轻人的世界:
他为之坚持和骄傲了一辈子的手艺,似乎也在和这个世界慢慢告别;
他尝试过传承,却从没成功。
他跟不上这个时代,只好躲在自己的世界里。
沉溺过去,也好过比被当下抛弃。
有一个视频里,年轻人说起“长辈们跟不上时代”:
“流量、wifi他一点听不懂。”
“想打游戏,但是找不到游戏在哪。”
“听不懂、教不会、教会还会忘。”
手机已经用了半年,想要把屏幕换成孙女的照片。
不好意思问别人,只能等儿子回家,小心翼翼地问。
像个孩子,担心被指责。
“两分钟的事,这一等就是半年……”
他们害怕给孩子添麻烦,只好什么都不问,什么都不说。
孩子们也常常忽视他们的需要,甚至因为不懂事,斥责过他们的“迟缓”。
曾经我们什么都不懂时,他们一点点教会我们认识世界;
如今,他们被渐渐抛在身后,也该轮到我们,带着他们一起往前走。
3
别跟老人提“爱”,他不懂
老一辈人的词典里,似乎并没有“爱”这个字。
电影里有一幕,王站长给老杨头读来自儿子的信时,读到了儿子充满愧疚与爱意的话。
老杨头一把夺过信,示意他不想再听下去。
不要跟老人谈爱,他不想听。
从一开始,三年没回家的儿子刚进家门时,老杨头也没给他好脸色看。
儿子肚子饿了,问父亲有没有饭吃;
得到的答案是:
但转头,还是低下头来:
亲子下厨给儿子做了一碗热腾腾、家乡口味的油泼面。
布斯吵闹着要买蜘蛛侠面具,老杨头一听这“破抹布”要30块,拉着布斯就要走。
到最后,还是服了软:
他埋怨儿子一年到头不回家:“藏羚羊比你爹重要。”
可也从内心支持儿子的事业。
他嫌弃新儿媳,背地里却偷偷跟布斯夸奖他妈妈:
他绝口不提爱,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满满的爱。
时间一晃过了许久,皮影班越来越顺利,爷孙俩相处越来越融洽。
布斯没见过中国的新年,老杨头告诉他,过年就是“逛庙会、吃饺子、贴门神、放鞭炮,不管多远的人,都要赶回来吃一顿团圆饭”。
布斯被吸引:“我也想吃一顿团圆饭。”
于是爷孙俩拉钩约定:“乖孙子,咱们春节见。”
可是最后,儿子回来了,他跟妻子分手了。
这也就意味着,来自美国的布斯,没有了再留在中国的理由;
就算来中国,也不可能再到老杨头的小山村里了。
老人表面上“波澜不惊”,只是说让孩子走之前看一场自己演的皮影戏。
在路上,他问布斯:“布斯,你喜不喜欢爷爷呀?”
布斯毫不犹豫:“喜欢。”
老杨头也笑了:“爷爷也喜欢你呀,以后你到中国来,别忘了来看爷爷,我们过年一起吃饭,别忘了……”
看皮影时,布斯的妈妈要带走他,布斯奋力挣扎,还是被抱走了。
舞台后的老杨头,听到了消息。
他头一次,在皮影戏的舞台上走了神,眼眶渐红,硬是撑着没有落下泪来。
老杨头心里知道这是“永别”,手中挥舞的皮影依旧没有停。
他一个眼神,示意儿子接过助手递过来的包裹;
原来老杨头早已交代好了助手,把自己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拿了出来:
一套本来要当传家宝传给儿子的皮影精品——“大闹天宫”。
旁人碰都碰不得的宝贝,拿给了“孙子”布斯。
这是老杨头一生最珍爱的宝贝 / 《孙子从美国来》
龙应台曾说亲人是“那个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好像亲人总是这样:他们对于爱,总拙于表达,羞于启齿。
但也是他们,不动声色地站在那里,为你挡了半生的风雨。
有一位母亲,从家里一路送孩子送到了马路上。
老人带着护袖,身上的围裙还没来得及摘下;
她看着车里早已长大成人的孩子,远远地笑着,好像没有把分别当回事儿。
车开动之前,她却突然俯身把头伸进了车窗;
什么也没说,只是笑着。
有些话,或许她开不了口。
能做的,就是看一眼,再看一眼。
4
告别,也意味着新的开启
布斯走了,老杨头其实也不是一无所获。
他学会了拥抱这个千奇百怪,五光十色的现代世界:
汉堡包、蜘蛛侠、牛奶、英语,还有爱和被爱。
那段相处的时光里,与其说是爷爷在照顾布斯,不如说,布斯是照亮爷爷生命的一束光。
布斯走之前,还没来得及跟爷爷说再见;爷爷也没有走出去,见布斯最后一面。
可他们都不会忘记,曾有一个人,在自己心里种下了关于爱的一颗种子。
这是最好的礼物。
前阵子,黄磊在采访中提到教育孩子,他说告别是“值得欢喜”的:
“告别意味着新的开启。”
亲人的存在或许就是这样:
这世上大多数的分离都是为了团聚,而父母和子女的分离,是为了让孩子远行。
他让你放心大胆地向前走,不必挂念,不必回头。
因为你已经知道,无论走到哪里,总有一个人,会给你留一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