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以前,我们通过快马、狼烟以及信鸽来传递信息。除了最高统帅的决策之外,信息的及时获取,就决定了一场战争的胜败,一个国家的存亡。一个国家,它的政令能传达到的边界,就是其控制的疆界。更准确地说,是它的信息能够传播的距离,决定了这个国家的领土大小。
那个时候,一匹战马,狂奔千余里,不过是为了其鞍上之人的怀中的一封书信里的几行字间的内容表达的意义——信息。它无足轻重,却又力沉万钧。它只是那场战役中的万分之一或者百万分之一,却又决定了所有参与者的生死。它是那无数个零之前不可缺少的一。
当下,科技的发展,尤其是通信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已经将信息的传递速度提高到过去不可想象的速度。只要双方通信正常,在几秒的时间内,就可以互通语音和视频,交流各自所知所得。这让人们很多情况下,免去了奔波之苦。即使是奔波,现今交通工具的发展,也将以前以月计算的路程,在几小时内到达。但是,奔波的本质却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带去我们身上的信息。从这一点看,当今的高铁、飞机和过去的快马、信鸽并没有区别。当然,速度快了很多,也更不容易出错。应该说,我们千年所谓的发展,不过是让信息被处理的更快。我们是那个信息的载体的本质没有发生改变。
如今,计算机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快。AI 的何时取代人类的话题,也甚嚣尘上。有人认为 AI 必将取代人类,有人认为 AI 终将是人类的奴仆,还有人认为两者是互相协作。如果从信息的角度看,是一个没有必要争论的话题。几千年的发展,信息一直再将自己被处理的速度提高。人类似乎是在自由选择人类的进化方向,技术发展方向。但,真的是这样吗?这真的是人类的自由意志吗?只要能提高信息传播与处理速度的事情,都不可能被阻止。从 这个角度看,AI 与人类的关系,是协作提高信息的处理速度。然后,以一种方式在将来存在,低效的方式必将被淘汰。那个时候的那种方式,必然是当时能够处理信息的最高效方式。那个时候的那种方式,必然和现在不一样。就像,过去用马,用书信,进行远距离通信;现在,用高铁,用微信,进行远距离通信。那个时候的我们,和当前的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会有很大的差异。
如今,我们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将这个世界数据化。书籍的数据化,语言的数据化,行为方式的数据化,自我轨迹的数据化……是否,将来有一天我们也会将自己数据化呢?
在《攻壳机动队》中,有如下一段台词:
“生命就像诞生在信息洪流中的一个节点,
DNA对于生命而言,就像是人类的记忆系统一样,
独一无二的记忆造就了独一无二的人,
虽则记忆本身就像是虚无的梦幻,
人还是要依赖记忆而存活,
当电脑已经能使记忆外部化时,
应认真思考一下其中的意义。
……
我是诞生于信息海洋之中的生命体。”
当下,DNA 是信息的蛋白质载体;硬盘是信息的磁介质载体;固态硬盘是信息的硅基载体。将来信息的载体会是什么,只有将来知道。但是,一定是那个时候,最适合信息存在、传播、与处理的载体。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