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从众心理想必都不陌生,跟风买东西,容易被众人的观点左右等等。多数时候,我们都当这是一种负面的影响。那是因为,我们默认人应该有自主的独立思考,而从众的现象仅仅是对这种能力的干扰。但综合考虑监狱角色模拟实验,旁观者效应,羊群效应等诸多不同角度的从众现象之后,我们会发现从众现象可能更加符合本能。
1 旁观者效应。面对紧急事件,在场者越多,旁观者的反应越冷淡。1965年左右,纽约某社区曾发生过一起故意伤害案件,事件持续了半小时,当事人哭喊求助,附近的居民都能听见,但却没有人出面制止或是报警。随后,媒体被这种“冷漠”深深震撼,许多人也开始思考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会发生。
遇到紧急事件,参考别人的行为,别人不动我不动,旁观者是在消极地从众。有解释认为,旁观者人数众多,就削弱了单个人的责任感,因此会觉得事不关己。而也有解释说,做出异于常人的行为需要巨大的勇气,如果大多数人都在旁观,那自己挺身而出是面临巨大压力的。这确实是一种让人感同身受的解释,别说是挺身而出做出见义勇为的事情,即便是在人多的场合大声叫喊,很多人都怕“社死”,会面临巨大的压力。而所有人从小就被教育,在社会之中,公共场合,合群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别人不做,我就不做”其实是社会化的必然结果。
当然,与冷漠相对应,“积极参与”也有从众的效应,所谓“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而见义勇为的多了,也会有跟风一起的人,甚至偶尔会出现不会游泳却想下水救溺水者的情况。
1-2 面对紧急事件,我们有能力“独立思考”么?从上述事件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紧急事件”大体是个什么样子。首先是人们能够反应的时间极短,半小时对于受伤害的人而言是漫长的,但对于旁观者而言,他们不一定能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其次是事件极为不寻常,多数人没有处理或是应对相关事件的经验。当这个紧急事件是恶劣案件的时候,我们出于道义感,认为旁观者有义务迅速地判断,正确地应对,因为事件确实很紧急。但是,如果排除这种“迫切的正义感”,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旁观者面临的是复杂又难以抉择的现象。
比如,或许人们会认为,他们是不是在拍戏,自己跑去制止会不会很丢人?他们是不是仅仅是朋友间的争吵,而有一方哭喊地声音比较大而已?我如果报警,发现事情并不严重,警察会不会找我的麻烦?等等。我们平时常常会通过宣传、集体训练的方式练习对一些特大紧急事件的应对方法,如普及某某观念,在遇到重大灾害时如何疏散,为的就是让原本因为“过于重大”而使得人们无法理解的事情,在真的降临时,可以被多数人理解和应对。
1-3 面对非紧急的重大事件,我们有能力“独立思考”么?“紧急”与“非寻常”两个因素决定了人们难以做出判断。而社会上其他事情,我们有能力思考和判断么?每个人生活与工作所涉及的领域都是很有限的,而面对不甚了解的领域,坚持“独立思考”是一个风险极大的事情。因为基于不懂和有限信息得出的“独立思考”,与盲目自大已经相差不远了。
即便是生活中很小的事情,人们也可能不甚了解。比如去了新公司、新班级,应该怎样行为比较合适?是跟大家多开开玩笑,一起吃吃喝喝比较合适,还是保持一定的距离,像对待客人一样尊重周围的人比较合适?而一旦进入了一个角色状态之后,自己再进行思考和行为的时候,又做到什么尺度比较合适,会不会让自己显得“领导不像领导”,“学生不像学生”?再如进到一个陌生餐厅,是应该表现得像熟客一样,让老板和服务员不敢轻易耍手段以次充好,还是应该彬彬有礼像绅士淑女一样,符合餐厅典雅的氛围?这种生活中细细碎碎的事件,都有我们不熟悉的方面,而带来的不确定性感觉也是多如牛毛。大多数人会根据自己的性格与行事风格,找到一个“我行我素”与“谨慎判断”之间的平衡点。而“谨慎判断”的过程中,人们主要参考的必然是周围的情况,也就形成了“从众”。
人类的大脑并非天生装有世界上所有问题的答案。因此,遇到不太确定,不太了解的状况时,“从众”才是符合一个社会性物种的最低风险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