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学会游泳之后,在上初中前每年的端午节都和小伙伴们在村前的小河游泳。那时候河水很清,也没有太多的作业,又是在过节的时候,大人一般不怎么管,爱怎么疯就怎么疯。
那时候不知道端午节的涵义,只知道放假了,有粽子吃了,电视上有人在赛龙舟,我们这地方太小,什么都没有,吃顿好的就是了。
而我学会了游泳后,发现了水下跟陆地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虽然没有想过要在水下生活的念头,但是在炎热的夏天却是一直想在水里泡着,直到太阳落山。
知道屈原,知道端午节的由来,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这些能在教室墙壁上挂画像并配上名言的历史人物,对于我们而言只是考试的范围而已,要求一个小学生能理解春秋战国纷乱的局面以及屈原跟楚王的复杂关系,实在强人所难,他们不过是在接受老师和课本给它们赋予定义。小学生关心的终归的是考试、作业、小伙伴们这些时时刻刻跟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情。
这个节日给我留下的印象只有下面几个印记:挂在大门口的扎成人形艾草;用灶灰水煮的素粽子要蘸白糖吃;要去河边打点水回来放着,这水不能用,拜神之后倒掉。大家只是遵循祖先留下流程和仪式,这样做显得既不忘记祖先留下的规矩,也能跟祖先沟通,以达到保佑家庭安康的目的。至于纪念屈原这些涵义,村里没人说起过,都是上课的时候老师说的,课本上写的,所以随之世代相传的。
这样形成一种互相呼应的奇妙关系,在乡村里,这个节日的流程和仪式代代相传,却也没有刻意宣扬,只是作为一种习俗渗透到每一代人的潜意识中。文化上,对每一个识字的人都灌输这个行为的涵义和来源,并上升到家国情怀乃至文人志向的一个标识,虽然并不会产生所有的人都把它归属到自己的志向,却实现了把这个涵义嵌入了文化中,成为了世代相传的一部分。一种是文化上的传承,另一种仪式的传承,互相影响也互相呼应,相得益彰。所以,端午节吃粽子纪念屈原,成为了一件好不容易南北都有共识的事情。不至于像大年三十,到底是吃饺子还是吃汤圆,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