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到各种书单多次推荐《苏菲的世界》这本书,一直觉得这应该是描写"苏菲"这个小姑娘的周围世界:十四五岁的年纪,在美好而易碎的中学时代,经历爱情的懵懂、友情的矛盾,就像青春伤感文学的一贯套路。在四月底,翻开这本书,才发现自己的自以为是。
这是一本结构很独特的书,它讲述在外打仗的父亲艾勃特,写了一本书给自己的女儿席德,作为生日礼物。
在这本书中,他虚构了两个人物:苏菲和她的哲学老师—— 艾伯特 , 通过信件来往的方式给苏菲上哲学课(从自然哲学到希腊文化,到文艺复兴,宗教革命,再到马克思,现代哲学)
后来,当苏菲和艾伯特意识到他们只是艾勃特少校笔下的人物,少校控制着自己身边的一切时,他们开始反抗,开始逃离少校的意识。
这本书将哲学与侦探小说结合起来,读起来没那么枯燥。读这本书让我想起《W两个世界》、《楚门的世界》,它们在故事建构上很相似。这些故事大都是说我们赖与生存的世界,自以为真真切切的生活其实都是别人安排好的。这样的事情细思极恐,它强调的是自我意识,是自由。